翠微山剿匪在李秋歌心中就是开武科举和东征的由头,因此并未想过如何处置,此时听了曹飞的问话,愣在当场,踟蹰道:
“这……并未……”
成宗见曹飞问住了李秋歌,忙出来打圆场,冲曹飞道:
“这是那翠微山匪寇心思诡诈,并无忠君爱国之心,只图一己私利,他们的小人之心,飞卿以君子之心度之,定然是料不中的。没有什么稀奇,国丈切不可怨恨飞卿啊。”
曹飞道:“老臣并无怨怼之心,只是这翠微山一事到底该如何解决?”
成宗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便看向李秋歌,李秋歌反问曹飞:
“依国丈之意呢?”
曹飞心中十分忌惮状元杨淼,总觉得他和欧阳家可能有什么牵连,因此不愿杨淼领兵东征。此时正有机会,便道:
“武试本就由剿灭翠微山引起,自然是应该状元领兵去剿匪。”
李秋歌略想了想,就明白了曹飞的心思,觉着十分可笑,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曹飞两眼,道:
“国丈所言极是,翠微山乃是我朝大患,不仅仅有匪首兰永贞,还有叛臣余孽欧阳家母女。若命状元杨淼去救曹国舅,顺便擒住欧阳家母女,也是两下方便nAd3(臣无异议。”
曹飞这才想到,若杨淼果然是欧阳云灏,他们呣子三人在翠微山相见,哪里还有曹仲玉的活路?想到此间,有看了李秋歌诡异的微笑,慌忙改口:
“方才老臣思虑不周,那翠微山虽为祸一方,但毕竟还是我大安百姓,营救犬子也不过是一件私事。可东征暹罗却关系我大安国运,乃是重中之重。老臣怎可因公废私。武状元应去征东,翠微山另派他人吧。”
李秋歌打蛇随棍上,向成宗道:
“国丈深明大义,下官感动。既如此,臣求皇上成全国丈一片为国之心!”
他们这一来一回的角力,成宗分毫不知,只觉得两家近臣都一心为国,甚是欣慰。成宗点点头,对曹飞道:
“难为国丈了。”又对李秋歌道:
“那么飞卿,你看翠微山剿匪由何人去啊?”
李秋歌心想:翠微山一事轻重实难拿捏。曹仲玉是一定要救的,若是派个普通武举去,能不能打胜兰永贞且不去论,若是真胜了难免要伤及欧阳母女。可若是派个同情欧阳家的,又难免放水,不救曹仲玉。到时翠微山战事又会胶着,难道还要派四路剿匪军么?不要说朝廷有没有兵马军费,就是这面子也要丢光了——三次派兵都无法战胜一伙草寇。
沉吟了片刻,李秋歌想到一个人,胡斌。听说他和杨淼私交极好,想来是同情欧阳家的了。且胡斌为人大度稳重又心思细密,自己再嘱咐两句,他定然能明白其中关键,救出曹仲玉。于是对成宗道:
“既然状元被派去东征,那么就派榜眼去剿匪吧。”
武试之时,曹飞也曾在场,见过这位榜眼,确实是一员猛将,定能战胜兰永贞的。曹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每见到柳牧芝,就总想为难他一番。可柳牧芝却往往一笑了之,既不曾反咬自己,也不曾推诿塞责。无论是安排二路剿匪军时还是今日安排胡斌领军,都是实实在在要救曹仲玉。如此一想,自己的胸襟气度委实不如这个“小奸佞”。
因有了这个想法,曹飞对东征其他事项便不再置喙,由着李秋歌安排了。于是封了杨淼为二路东征元帅,晏临战为先锋。又派胡斌领兵赴翠微山剿匪,结束后不用返京,直接北上跟二路征东军汇合。
明发圣旨也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不到晚饭时间,一众武举便都知道了自己的去处。店房之中,欧阳云灏得知自己被封了二路元帅,欣喜非常。又听说胡斌要领兵剿匪,不能跟自己一同北上,心中又是失落又是庆幸。失落的是义兄不能同去东征,自己难免失去一条臂膀,义兄也少了立功的机会;庆幸的是母亲姐姐在翠微山上,义兄前去定能和她们相会,自己也能一家团圆。
胡斌接到圣旨后却并不难过,能够上阵杀敌固然是好,但能会会一方枭雄兰永贞也十分合自己心意,何况能见到义母义妹,也全了义弟的一番孝心。
------题外话------
天地无私说的是李秋歌不计较曹仲玉的私仇,而安排胡斌救他
英雄果然真丈夫说了两个人:一个是杨淼这个英雄被赵幼娘确定了身份,果然是李秋歌的丈夫欧阳云灏;一个是胡斌为了义弟一家不去东征,果然是一位大丈夫。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