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好孩子是教出来 > 4.教育

4.教育

她们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伦娜和艾芙。尤使她

们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以祖国波兰来命名首次发现的新元素“钋”所表现出的赤子之情。

后来,她的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尤其是伊伦娜夫­妇­,不仅继承了居里夫­妇­的科学事业,也继承了他们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们把建造原子反应堆的专利权

捐赠给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修养更是如此。比如你常常耳提面命,教

孩子为人要宽宏大量,心态平和。他也许会点头称是,但往往是记住了皮毛,远不及生活中的具体情节使他上心。

培养出

三位英美博士的中国母亲高芸香曾在她的书中提到过一个小故事:

记得在我从教期间见过这样一位同事,她教给孩子们知

识常常是不经意的。一次吃中饭时,毛手毛脚的小儿子被热饭烫了手。她一边给孩子降温、包扎,一边叫过女儿来看弟弟的伤势,告

诫姐弟俩以后要当心。为了让小儿子转移注意力,忘掉疼痛,她还在女儿的左手上写下个“汤”字,右手上写下个“火”字,然后把

两个字组合起来,在纸上写下个“烫”字。她告诉两个孩子,汤下加了火,温度就慢慢升高,高过体温,咱们就感觉热,高到摄氏五

六十度就开始烫了,八九十度就会烧坏皮肤……看看孩子们来了兴致,她还取出温度计,把它Сhā到热水碗里,让孩子们观察水银柱的

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传授给孩子们的知识,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掉。

为什么会收到这种效果呢

?因为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孩子的心灵是敞开的,求知欲望是强烈的,他们的态度是配合的、接纳的。你想告诉孩子的道理也慢慢

地渗透到了孩子的心中。在美国有家长学校,给家长们以训练。世界上哪一国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关心都不必怀疑,但管教出的孩子

却大不相同。这就说明教育孩子除了爱和关心还不够,还需要技巧。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投入你的关爱,不掌握管教的技巧和艺术,

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孩子有了进步,你对他当面赞扬,给他多一些鼓励的话,孩子的心会慢慢地与你贴近。而有一些

母亲却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急于让孩子成长,信奉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对孩子总是板着面孔,以批评指责为主:

“你

看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大意的!”

“你又念错了,怎么提醒你都没有用,怎么就这么笨!”

后一情况,总让孩

子生活在紧张、焦躁、压抑的环境下,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受到影响,变得自卑而畏缩,思想变得消极而封闭,人

格的健全发展受到了影响。试问,你在孩子的人生路上,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我们习惯了培养子女时的严厉管教

,以致忘记了什么是过犹不及。即使从邻居那里或家长会上不时听到相反的案例,我们还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

。事实上,“高压政策”逼迫的不仅是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付出的足够多吗?是不是应该付出更多?孩子将来不会辜负我们

的厚望吧?这些问题没有一天不咬噬着我们的心,让我们寝食难安。

太多的错误,都是以爱的名义开始的。

“冰

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长期、­精­心的培养。家长应重视孩子早

期的品德教育,既要抓得早,又要抓得严;既要纠正孩子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又要让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逐渐掌握是非、善恶的标

准。由于对孩子的品行发展的忽视而酿成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警醒了,对于孩子品行的培养,千万不能

忽视。

有这样一位家长,对孩子根本不管不问。当学校找到他告诉他孩子被拘留了,他竟然说:孩子进拘留所是对他的锻

炼。抱着这种思想的家长对孩子极其不负责任,他们搓麻将、看黄|­色­录像,从不管孩子,也不回避孩子。某校一名初一的学生,班主

任家访时发现他在地上睡觉,原来家长经常外出打麻将,根本不管孩子的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家庭是除了学校之外

的一个特殊的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父母的情­操­、理智、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在一件具体事情上,你的所言所行

给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往往胜过你平日教子时的千言万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们,让我们在饮食起居中,在休假娱乐中,在

探亲会友中,在旅游观光中一点一滴把所有人类的美德交付给我们的孩子吧。

第一部分爱让你的孩子充满爱心(1)

在我们

的教育中还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对爱心的培育,我们在跟孩子们沟通时,对“爱”这个话题说得还不够,以至让他们缺少对爱的理解

,对社会及他人少了一种付出的品质。

教育要建立在爱的情感之上,只有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当他们置身于不良榜样的环境中时,我们才有可能用正确的观点与做法对他们产生最深刻、最久远的影响力。

缺乏爱心的

危机

我们的孩子经常面对的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可能充斥着暴力、毒品、残忍或是不公正……这些都有可

能让我们的孩子缺乏爱心,而变得冷酷无情。当孩子所遭受的残忍越多,他们就会越少感到苦恼,开始容忍不善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这些负面的影响最终会让我们的孩子变得麻木不仁,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

2004年,北京某知名大学一名四年级的男

生半夜从宿舍楼的12层跳下,了结了自己年轻的一生。这名在同学们眼中的优秀者,今年还获得了学校的二等奖学金,为何会走上不

归之路?

据同学们的猜测,他自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快毕业了,找工作的压力大;也可能是因为父母反对他交了个外地的

女友……不论因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告别人生都是不应该的。但是,这样不应该的事件却发生得越来越多了,以致人们在一声

声叹息之后常常要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忍地杀死四个“无辜的”同学,罪大恶极,死不

当其罪!但我们从残忍的背后,难道不应该对现有的教育方法有所深思与反省吗?

据有关研究人员在一所中学里进行的调

查显示,在一定的年龄段,竟有80%至90%的孩子曾有过出走或自杀的念头。此项调查结果足以令家长不寒而栗。我们先不去探究这

是人在发展过程中生理上的正常现象,还是社会的影响,只是我们都要在心中敲一记警钟: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孩

子从小进行爱心教育。

今天我们的孩子经常会面对的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世界,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的孩子们遭受到电视

、电影、电子游戏以及互联网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的狂轰烂炸,这些东西可能会充斥着暴力、毒品、残忍或不公正。孩子的模仿能力

是十分强的,美国儿童学会指出,一千多项研究得出无可辩驳的结论:观看暴力演出会增加孩子们侵略­性­的价值观和行为。

在我们看来,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孩子们,多是独生子女,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智力开发都和过去有着天

壤之别。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投入大量的心血。可是耳闻目睹的许多事情常常令我们惊讶,记得一位母亲的哭诉:说是买了18只大虾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