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平壤前线戚少商的大军正与耶律其飞率领的高丽日本联军对持的时候,慕容复并没有闲着
慕容复每天都能读到从平壤前线送来的军报,表面平静,其实心急如焚他深知,戚少商的大军已经与残辽军陷入僵持,胜败还难说虽然戚少商善于用兵,身边还有苏遮幕辅佐,几个得力手下如劳茓光游天龙穆鸠平也都在军中,而且他带的军队也都是训练比较熟练的但对手同样不可小视,高丽军战力不强,但日本武士确实是一支劲旅日本武士来源于日本各个领主的部下,平素经常有战斗,所以经验丰富,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合练,几乎可以抗衡大燕朝中最强的室韦骑兵而且,戚少商最的的应该是后方的德川郭州的高丽孤军,虽然戚少商已经分出一部分兵力牵制它们,但长期下去,也是一种威胁那么,可以想到,戚少商现在最需要的是慕容复伸出援手Dm
就在慕容博下令开战准备的第一天,慕容复就和大燕朝新晋的楼船将军刘信考虑从后方进攻敌人的作战计划,以及选择实施这一打击的登陆地点慕容复为了准备这次进攻,特意集中了自己的老部下,那些还留在大燕朝的七十二岛岛主,三十六洞洞主,神农帮众原星宿派众,这些人中的少数离开大燕朝,大多数留了下来,由于各种理由,有的是要建功力业,有的是畏惧回中原被仇家消灭,还有的是确实崇拜慕容复
慕容复总共集中了三万人马,在卢龙扎下了营寨,平时就由刘信负责训练他们水战,让他们适应在合的奔波那些武林人士本来都是桀骜不训之徒,但在大燕朝的严酷军令之下,也不得不服从,训练还算顺利
此外,造船的事情也没有难倒刘信和慕容复,他们商定,鉴于时间紧迫,先造出能容纳这三万人的海鳅船,执行第一批的登陆作战,与此同时,继续造新的船,以备后续作战使用各项筹备工作进展得十分顺手
战争的浓云,弥漫在幽州沿海苏星河又送来了五十万两饷银,还有三十万石白米有饷有粮,士气大振,军营里从早到晚,喊杀练兵之声不绝于耳慕容复看到这情景,不禁暗自兴奋,便命刘信前来商议下海东征之事
刘信来到太子的营帐时,慕容复正独自一人在默默地察看杭刘信一进门就大声赞道:“太子,你瞧,咱们军队的士气多高艾你真不愧是治军有方啊”
慕容复一边赐座,一边笑着回答:“哪里,哪里,将军过奖了全靠军士们心存报国之念,胸有必胜之志,这才是可贵的哪!”
慕容复和刘信说话,一贯不兜圈子,话锋一转,言归正传,这正是召刘信过来的本意“刘将军,圣谕曾让我们相机渡海东征,现在各项筹备事项都很顺利,三万人的粮饷船只军械都已备齐,不知将军作何打算?”
这几句话说得直率,也说得有分量刘信一听,忙说道:“航不同与陆战,受天时海况的影响甚大更何况自古兵凶战危,没有绝对把握,不操全胜之道,怎可草率进兵?刘信自受命之日,夙夜思想的只有一件事,绝不辜负皇上和太子的知遇之恩,求太子明察”
慕容复一听,就知道原委,看来这太子的身份对刘信是一种威压,主动化解刘信的紧张道:“这个我也知道,这下海打仗,要看天时,一个不谨慎,就要全军覆没,那可是关系社稷安危和数万生灵的大事我也曾随将军在合航行,对这些事是知道的我只是想听听将军的计划”
刘信前来,早就想好了全盘的计划,对慕容复道:“这说来也简单,就是需要卢龙和登陆的目的地的风向都合适,才能进发根据我以前对高丽和日本的了解,还需要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太子选定的江华湾一带的风向才能适合我们进兵登陆”
慕容复奇道:“那我们这里呢?万一江华湾的风向合适,但卢龙风向不合适如何?”
刘信解释道:“这倒不需要的,这合的风每个季节都有大致的规律,并非每天都变化我们最需要的是西南风!”
慕容复又问道:“这海鳅船不是有飞轮吗?不用风也能快速航行为何将军坚持要等西南风?”
刘信不厌其烦的解释道:“如果光是从我们这里起航,不用管风向,也能勉强行驶但如果到了江华湾之后,还要逆汉江东进,汉江水流湍急,到时就要借助风力,否则逆水行舟,寸步难行江华湾周围的地势我们的细作已经探过了,那里确实不适合登陆,而只适合上溯”
如此一来,慕容复就只能每天都到海边去看风浪的情况,终于过了大约十天的时间,慕容复按老习惯骑马出城,登高饮海面但见茫茫海平线上灰蒙蒙的云团之中涌出一轮血红的朝阳,将东边一带峥嵘的海面镀上了一层紫红的颜色排空峙立的浪涛泛着白沫,喧嚣着奔涌着,一次比一次更有力地撞击礁石,推向沙滩
“西南风来了!”慕容复心情突然一阵激动,略一沉思,便拨转马头,疾驰回城正在经过刘信的营帐的时候,只见刘信身批战袍,剑系在腰上,不禁一惊
慕容复激动地望着刘信,正要说话,刘信道:“总算皇天开眼,西南风已起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请太子下令即刻渡瑚战!”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