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和妈妈都流泪了。不过,我们流的是幸福的泪水、快乐地泪水。点评完我的日记以后,只看见妈妈泪流满面地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女儿,我相信你!”我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妈妈:“我一定会做到的,不会令你失望的!”
今天是儿童节,想起小学的时候,我快乐地过着节日,每个大人都祝福着我,那时我真的好幸福,我真的好想回到以前的我。回想起以前做的那些事,我觉得我比社会上那些人幸运多了!比社会上的那些人好了千倍万倍!努力吧,我会变得更强的!我相信我一定不平凡的。我相信,我能行!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经历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这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有可能影响他(她)的一生。小丽就是当今社会很大一部分走偏孩子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现如今应该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如何压制、打击、改变、清除不良的环境,而是思索怎样才能提高孩子自身对各种不良诱惑的免疫能力或对各种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孩子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何种状态下都能够健康成长。
(1)“孩子的生理健康固然重要,而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不容忽视”。由于家长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导致了孩子心理的畸形发育。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均衡发展,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本。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本身就缺乏免疫力,一旦和不良群体接触,走偏势在必然。让孩子明白“交好友,路越走越宽;交损友,死路一条”。
(3)帮助孩子明确“人应该为什么而活”,“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从而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我不喜欢现实的世界(1)
主要表现:大学就读期间因痴迷网络游戏而辍学回家,回家后依然深陷网游中不能自拔,每天除了上网就是对父母或家人的冷漠和敌视,其父因患晚期胃癌住院治疗也没能唤醒他,两年来没有和父母有过言语上的任何交流。
性格问题:内向、孤独、自卑、自我中心。
父母问题:近似病态的溺爱和对孩子过多的限制。
上网动机:逃避现实,在虚拟中寻求快乐。
我的过去
从小到大我都是孤独的。小的时候我不记得有父母管我,他们只是给我饭吃,给我衣服穿,感情上的事情——我没有感觉到。
我的孤僻是从小养成的。不论什么时候,我的解释都是无力的。渐渐的我也不再解释,用无言与父母对抗。其实父母也是爱我的,小时候父亲总是回家给我做午饭。但是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他们的言而无信,说好的事情总是用各种理由去推脱。每次都让我失望,每次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从小就想,为什么别人能做的事情我却不能去做。在别的孩子身上是正常的游戏,而在我身上就是不听话的表现,说是脏、危险。我也需要快乐!需要伙伴!需要玩耍!
我3岁上幼儿园,那时我有了伙伴,可到了5岁我们就搬家了,离开了我的伙伴。后来我先是在村里的小学上学,有很多同学能一起玩耍,即使有时被欺负,也是快乐的,但好景不长,三年级的时候我转学了,去了一个对于我这个小孩来说路程很远的学校。从此我又陷入一个人的境地,上学的时候还算好,有许多的同学,可一到中午放学,整个学校只剩下我一个人。去商店买包方便面或者别的东西,蹲在一个角落干啃,那个时候想的最多的是——我有没有父母。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物质需求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需求更不容忽视。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里,很多家长因忙于生计,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只是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致使孩子虽处于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中,却倍感孤独、郁闷,毫无快乐可言。而更多的父母则秉着对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忽视孩子的天性和纯真,盲目限制孩子的言行,把孩子童真的一面硬生生地抹杀,使很多孩子从幼时便形成一种不正常、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为孩子以后走偏埋下了伏笔。
在学校里我被选入了鼓乐队,我练的是号,下午回家很高兴地告诉了父母,他们也很高兴并承诺给我买一把,可是一天天过去了,我的号还是没有踪影,这时我已经对他们失去了信任。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地发生,我失望、彷徨,或许他们不知道,这在我心里已经留下了阴影。后来我以全乡镇第50名的成绩进入了初中,高兴的还是父母,我却不知所措。我不知道初中是个什么样子。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