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一城一记 > 5、重庆:三个三峡

5、重庆:三个三峡

“’96北京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展出期间,“第二届全国集邮文章展品邀展”也在北京拉开帏幕京城邮事接二连三,令人翘首无奈山高路远,囊中羞涩,唯有默默祝愿有幸赴京的邮友诸君能看得尽兴,行得方便,住得满意?

我有一部集邮文集――《回顾与反思》,汇集了近年我研究“文革票”的长文短章20余篇,也应邀参加了京城的展出关山万里,为了聊补远隔之憾,我拜托赴京观展的著名华侨集邮家许泰强先生把我的展品参展时的涅拍一张照片留念?

许先生不负重托,在按动快门时身边有一位邮友兴冲冲赶来与他握手,热情一番之后方知闹了误会,他把许先生当成我了我至今不知这位邮友是谁,我的外省邮友几乎是百分之百“只阅其信,不见其人”人海茫茫,车水马龙,既便有朝一日真的相互擦肩而过,也极可能当成陌人!一个若隐若现的“缘”字时时困扰着我,漫漫集邮人生,“有缘千里来相会”就与我无缘吗??

其实也不尽然记得94年的夏天,我在宜昌有会,便从厦门飞抵重庆,准备借机了结积压心头多年的“三峡游”的愿望机场的客车把我送入了这个举目无亲的山城,一路上陌生的地名街名之中,不断有人喊着要下车我独自一人默默地坐到了终点――民航市内售票处一下车,映入眼帘的竟是一个非踌悉的地名――“嘉陵桥西村”,这不就是《三峡邮报》编辑部的所在地吗?!我曾数十次写过这个地名,我数十篇文稿刊发在此报上这可是老天的安排――“有缘千里来相会”??

会不会?我犹豫了原因是本人向来认为:作者写稿,编辑编发,友谊尽在不言中登门造访无疑要空耗别人的工作时间,这又何必呢?然而《三峡邮报》似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诱发着我进去看一看的欲念:该报的版面谋划总给人一种“寸土寸金”的紧凑美,­精­短的美文组合成娇巧的方块,错落有致,构接成苏州园林般的四版令人赏心悦目再者,我刊发在该报的散文――《“洞­茓­”首日拼搏记》获得了全国邮电报副刊优秀作品奖我收到奖状和奖金后十分感慨:坦言之,时下行业报优秀作品的评比,很大程度上为联谊­性­质,获奖的多为编辑本人的拿手优秀之作,这也无可厚非然而《三峡邮报》却将这份名与利拱手让给了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普通作者现在我既然从天而降,又怎能不去握一下那双热乎乎的大手呢??

我就近在重庆市第二招待所安顿了下来,然后便鼓起勇气走进了编辑部的房门第一双热乎乎的大手便是该报的“邮海”副刊的责编赵晋黎这是一位长得很帅的小伙子,面对他那双清澈的目光,喝着他用自己的口杯送来的茶水,我便释然了心底的一切疑问他领我拜会了该报的张主编及其他埋头阅稿的责编,编辑部虽鞋敬业­精­神却蔚然成风《三峡邮报》有今日之神采,当然便不足为奇了!?

赵编辑百般挽留,我使尽了浑身的解数才得以脱身,却心领了他那份厚重的情谊“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一会也使我从此跃过了“不愿见编辑”的心理障碍?

三峡游览归来后,每每朋友问及所见所闻,我总是津津有味列数起三个“三峡”:其一为长江三峡,神工鬼斧,大气磅礴;其二乃巫江小三峡,雄奇险秀,翠谷幽幽;其三则是嘉陵桥西村的小小“三峡”,君子之交,萍踪有缘其三虽然甚微,却乃我独家坐拥,故一纸写出,列入与邮友诸君畅叙的“缘分谈”[JY]1996.12?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