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宁的小吃,可谓“粉”字当头,什么“叉烧粉”“蓬粉”,什么“卷筒粉”“猪手粉”……令人目不暇接在那绿木森森的街头,一碗碗雪白的粉条热腾着诱人的油香味,一边吃一边用纸巾揩去被辛辣击动的流涕,于车水马龙的喧嚣中感受碗中粉条的风情,是这座绿城一道跨越过去和现在的恒久选择
单就米粉的形状而言,南宁粉条的大大咧咧与我们福建米粉的纤细大相庭径,它一条条或圆粗如筷子,或扁平如面条如筷子的叫桂林米粉,如扁面的称南方河粉,但入口时都给人滑溜溜的快感汤料中似乎多有辣椒花椒和豆瓣酱出没,牛肉丁和炸黄豆若沉若脯并星星点点地飘着麻油和棕榈油其中辣得最强烈最痛快乃至最过瘾的一种叫“老友粉”,相传古时候某君偶感风寒,不料吞噬了一碗老朋友特制的河粉,辣得大汗淋漓,涕泪横流,结果风寒竟然无药而愈,不亦快哉,从此“老友粉”美名长传!我的同学晏健夫妻在美国定居多年,一旦回国,“老友粉”必定为南宁首日的美食!浓烈的“老友粉”饱含了多少故乡热辣辣的滋味
桂林米粉和南方河粉之粗之扁,相形“卷筒粉”,可谓小巫见大巫“卷筒粉”一陀有如眼镜盒一般,食客非得大嘴圆张,否则无法一饱口福不过在品尝之前,我还是仔细欣赏了它形成的过程,先饱了一下眼福
这是位于我下榻的金悦大酒店外街的一家姐妹店,姐姐负责招呼客人和收钱,妹妹则立于炉边,认真烹制每一道卷筒粉现制现吃,当然更吸引人了蜂窝煤炉火正旺,一口大铝锅蒸汽腾腾,锅面上蒙了一块白布,这便是点击卷筒粉成型的平台这位手巧的妹子舀一勺米浆,均均地铺在热腾腾的白布上,不一会儿,米浆就成了薄薄的圆圆的米饼了这个时候相当关键,只见她操起一把两尺余长的竹板,在冷水中浸了一下,然后迅速掀起软软的米饼,并将其卷起在竹板上操作中稍有偏差,米饼就破裂成片,前功尽弃桌上有口大碗,专门收拾那些失败之作,半碗的积累说明破裂还是有一定的概率成功的米饼继而平摊在盘子上,随后就有早已备好的肉糜笋丁香菇碎等等丰富多采的佐料在米饼上纷纷登超米饼将佐料们抱成一条,继而裹成枕状,“卷筒粉”算是大功告成了上桌前主人往卷筒粉上浇了两小勺稠稠的汤汁,酸甜酸舔的,曰“枇杷酱”,是事前用捣烂的枇杷或西红柿烹制成的羹汤,总之,一切为了更滑溜更可口,更丰美两筒“卷筒粉”,佐一碗大骨青葱汤,基本上可挡一顿午餐迅捷营养,可口,真是物廉价美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快餐”和“洋快餐”俩语词是近年时尚的写真不过我以为过去传统中华的生活节奏即使再慢,也有急如星火的时候,断断少不了对快餐的需求,“卷筒粉”不啻为其中之一种,(当然也有的是为满足口感的丰足,而形成了潜在的快餐)它与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包子春卷光饼们属一家子,如要给它更确切的定位,该是桂系“老快餐”了只惜“老快餐”一词尚未派生,尽管在人类食之天地中它们绝对是洋快餐“汉堡”和“比萨”们的老前辈/8/12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