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罪全书 > 第三十一章 丐帮

第三十一章 丐帮

在羊城的车站、码头、广场、地铁通道、人行天桥,有那么一群人,不管夏天还是冬天,老是躺在水泥地上,身上盖着一条破毯子,自己的胳膊就是枕头,站起来时,头从一个窟窿里钻出来,那毯子也就成了衣服。

他们还有一顶帽子或者一个破茶缸用来乞讨。

曾有个过路的小女孩在一个冬天对此产生疑问,她问妈妈,“这些人不冷吗? ”

妈妈说,“他们是乞丐。”

小女孩说,“乞丐是什么? ”

妈妈说,“就是要饭的,要钱的,叫花子。”

小女孩说,“他们为什么当叫花子啊? ”

妈妈说,“因为他们穷,没钱。”

小女孩说,“他们为什么穷啊?”

妈妈不说话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小女孩又说,“他们的家在哪?”

沉默……

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会禁止乞讨。救助站只起到两种作用:收容和遣送。

每当城市有什么重大活动时,诸如领导视察、外商投资、创建文明城市等等,这些乞丐、神经病、垃圾桶里拣东西吃的流浪者——这些影响市容的家伙们就会被全部抓起来,如果救助站塞不下,那么就会把他们塞上大卡车,趁着夜­色­,遣送到另一个城市。

当然,另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做的,过不了多久,那些熟悉的小黑脸依然回到我们身边,等着下一次免费的旅行。

一个下夜班的纺织女工曾经看见过一个惊恐的画面,在她回家的路口,出现了二十多个黑衣人,他们姿态怪异,有的躺着睡觉,有的坐在地上不停的摇头,有的站着看着天空发呆,有的念念有词,有的大喊大叫,全都是破衣烂衫,臭不可闻。

在文明下面,社会的土壤下面,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有位76岁的老人扮为乞丐,卧底行乞两月,自费万余元,揭开残害胁迫流浪儿童行乞的重重黑幕,他撰写的调查笔记,被上级领导长篇批示。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是离休老­干­部曹大澄。

在他的调查笔记中可以看到乞丐已经职业化,组织化,集团化,带有黑社会­色­彩,他们按籍贯聚集在一起,划地为牢,如果有人侵犯了自己的地盘,那么就会爆发群殴事件。

每个城市都有着城中村,低矮的房屋,破败的街道,到处是垃圾,走进去,会看到几个又瘦又脏的小孩子用树枝敲打着一个瓦罐,离开的时候,那些孩子还在敲着。

粤溪新村,棠下村,租住着大量的乞丐,这样的乞丐村在武陵贺家墩有一个,在燕京南站附近的东庄还有一个。

这是一个唾弃不到的角落,污秽在这里汇集,渣滓在这里沉淀,让我们跳进这个粪池,走进这些人的灵魂深处。各种臭味混合在一起,眼前恍惚,只能看见光怪陆离的黑暗景象,有的象人,有的不成|人形。他们群体­性­的蠕动,汇聚成一个怪物:丐帮。

他们也是社会秩序上的一环。

当乞讨不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懒惰,当乞讨成为一种职业,任何逻辑到了这里也就成了乱麻,自尊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他们聚在一起也有些光,在两次欺骗之间的间歇,这么多从未流过泪的眼珠子,闪烁着贪婪也闪烁着对生活的向往。白天敷上自做的烂疮去要钱,晚上摇身变成劫匪去抢钱。污水流进流出,这些四肢健全的寄生虫从­阴­暗的巢|­茓­走向城市的大街小巷。蛔虫也可以变成蟒蛇,它所吞噬掉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不断的有人堕落到这群体里来,以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为生活来源,以懒惰为起点,以愚昧为终点。

当然,也有一些真正的乞丐,他们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例如,残疾人。

下面这段莲花落是一个老乞丐唱的,也就是说,这些话来自一个乞丐的内心世界。

他下肢瘫痪,两手划着一辆自制的小车,仿佛他的周围是海。

他每天都打着快板沿街行乞。

(白)来啦来啦又来啦!

太阳出来照西墙 ,

照着俺的破衣裳。

叫花衣,叫花帽。

还是去年的那一套。

竹板一打震街头,

拜拜三教与九流。

竹板打,进街来,

一街两路的好买卖。

金招牌,银招牌,

这几天,俺没来,

各行各业都发财。

要拜俺就挨家拜,

拜拜财神人不怪。

家有规,行有道,

现在街头不好要,

俺先到菜市去瞧瞧。

走又走,行又行,

遇见个老头卖大葱。

老大哥,卖大葱,

你年轻时候立过功。

大哥你,不简单,

俺把你来夸一番。

老大哥,耳不聋,眼不花,

能活二九一百八。

说大葱,道大葱,

一头白来一头青,

下面胡子乱哄哄,

就象老蒋离南京。

带来的多,卖里个快,

三沟两垄不够卖,

一天能卖几万块。

卖里个钱,盖上了屋,

好给大儿娶媳­妇­。

盖东屋,又一厅,

要把香台立当中。

高门楼,矮阳沟,

梧桐栽在墙外头,

孙子求学路好走,

定是清官把名留。

(白)老大哥,你给我几毛 ?

(白)中,刚卖了八块多,给你五毛。

弯腰接钱去就走

旁边大姐在卖藕

(白)大兄弟,别唱啦,俺带着孩子来的晚,还没开市哩。

俺出门的人,多照应,

大姐领着个大学生。

没卖钱,也别烦,

兄弟广告做宣传。

北京的,上海的,

哈尔滨,烟台的,

还有澳门回归的,

不买别人买你的。

藕又白,多好卖,

带得少了不够卖,

卖的­干­,卖的净,

卖的一两都不剩,

卖的钱呀背不动,

你租个三轮往家送。

(白)这个大兄弟,我说不给你吧,你唱的好,哎,先给你一毛,走吧!

走过一家又一家,

碰见大哥夸一夸。

这大哥,人不赖,

骑着洋车卖芹菜。

这个自行车,两头轻,

你不骑两头骑当中。

说芹菜,道芹菜,

炒­肉­丝,炒­肉­片,

来人来客好招待,

吃到肚里多愉快,

芹菜呀一盘好菜。

(白)我老叫花子几个月没吃过­肉­喽!

(白)别唱啦,我为啥给你,芹菜又贱,啊,走走走!

叫声老哥你别急,

听你兄弟唱下去。

这个担待担待多担待,

你在家门我在外,

出门就有出门的难,

还请大哥多包涵。

人比人,气死人,

老叫花子我,

两腿瘫痪残疾人,

没儿没女咋生存?

(白)你唱的再可怜我也不给你。

大哥不给俺不烦,

听你兄弟我唱完。

我弯着腰,头向北,

一恼我能唱到黑。

这老大,你别烦,

我打起竹板唱二年,

你的生意被包围,

卖不了一分和一文。

不给俺也不生气,

小菜贩,不容易,

辛辛苦苦­干­一年,

是这要钱,那要钱,

要的百姓人人烦。

(白)我里个娘来。

那个九八年,

大水来啦,

淹了八省十九县,

灾区人民有困难,

四面八方都支援,

当兵的人,是好汉,

为了抗洪把命献。

(白)大哥,我看你穿着迷彩服,肯定也当过兵,多壮实。

(白)呵呵,俺没有,唱的俺高兴,给你五毛吧。

大哥啊,心眼直,心眼好,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