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夏映雪就早早的起来了,梳洗打扮一番留下翠竹看着院子就带着翠微主仆二人朝着荣安堂方向走去,去给老太太请安。映雪的这位祖母规矩极严,一板一眼颇有章法。映雪因为这几个月一直生病没有去给老太太请安,现在既己病愈就该去请安,不然又有人要逮住机会教训她了!
映雪一边走着一边想着老太太罗氏的事情。这位夏府的老夫人并不是夏老爷子(就是映雪的祖父)的嫡妻,当年夏老爷子极其宠爱一名年轻的妾室,等夏老爷子原配病故,老爷子就扶了这位妾室当了正室。这位新夫人是个心胸极其狭窄的人,她自己有了儿子怕别的妾室再生出男孩夺了她孩子嫡子的地位,所以就用尽一切手段暗中阻止其他妾室生出儿子。
如果有孕在身的妾室生下女儿则平安无事的长大,要是生出来的是男孩,那这位夫人就重金请来稳婆做手脚,一般女子生产后体质虚弱少有留意的,结果稳婆就趁机对男ying下手然后告诉生产的妾室孩子己死!或者买通小妾身边的丫鬟仆妇,暗中动手脚,结果夏老爷子后院的妾氏但凡是生下男孩的几乎没有能存活下来的。
次数多了难免有人怀疑,因为生了女ying就平安无事长大,生了男ying就没一个能活下来的。当时罗氏所生的大儿子是在这位夫人还没有成为正室之前生的才幸免于难,那时候这夫人的势力还没这么大,而之后生的小儿子就没这么幸运了,正是这名小妾当了夫人的时候,虽然罗氏一再小心看护,这孩子还是没有活过一岁,某日突然得了暴病而亡都来不及救治。
罗氏因为小儿子的死悲痛欲绝,和夏老爷子几乎夫妻反目成仇。她认定了就是夫人害死了她的小儿子,可因为夫人在夏府后院权势滔天无人敢给罗氏作证,只好自己吃了这哑巴亏。不过罗氏也是一个刚强的女人,守着自己这剩下的一儿一女过着自己的日子,冷眼看着夏府里的热闹。
罗氏几乎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自己的那点子积蓄都贴补在了夏立仁身上,指望着自己这唯一的儿子光宗耀祖,也给自己争口气。而这个儿子到底还是给自己争了气,十八岁就高中状元,二十岁官拜一品宰相,真真给罗氏长脸!罗氏这才扬眉吐气,夏立仁当宰相的时候,他家老爷子已经过世,那位夫人的儿子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别说当官了干啥都不成,成了一名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nAd1(
夏立仁当了宰相成了朝中重臣,夏府的当家主人随即换成了他,那个夫人也是个聪明人,看到这种情况只能低头认命了。夏立仁当然也没有说一棒子打死,虽说他也是知道这位名义上是他嫡母的德行的,暗地里的勾当这么多年他也或多或少听到些风言风语,不过都没有实打实的证据,所以夏立仁表面上还是要对这个嫡母恭敬的。
东晋国是个看重孝道的国家,如果你对自己的长辈不孝顺,不管你身居何官职,立刻就会有御史上书弹劾你那就会很麻烦。所以虽然夏宰相对这位嫡母颇有微词,自己的幼弟死得不明不白,可明面上也没说什么。不过夏立仁当宰相前就成了家,又陆续纳了几名妾室,家里人口众多,和这位嫡母住在一起也不方便,便把夏家的另一处宅院给了嫡母和嫡母的儿子居住。至于夏老爷子的其他妾室夏宰相出了些钱财,都搬出去另过了。整个夏府现在可以说就是夏立仁说了算当然还有罗氏老夫人。
至于夏立仁的嫡母自从搬出去后就没再找过夏立仁娘俩,两家关系本来就淡,现在居然就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了。不过夏立仁也不在乎,反正他也没有苛待他的嫡母,宅子也送了,逢年过节也送些年礼过去,任谁也挑不出他毛病。
这些夏府的隐秘之事自然不是什么人告诉夏映雪的,是前一世夏映雪无意中听到那些夏府中的老人偷偷闲聊时说起的。现下的夏府自然是夏立仁宰相当家,内宅里张氏做主却也大不过罗老夫人,罗老夫人平时是不管事的,但谁也不敢小看了去,她一说话连夏宰相都要恭恭敬敬的听从,其他人谁还敢不听?
夏映雪一边想着一边和翠微俩人很快走到了荣安堂外,她心中有些忐忑,前一世她对老夫人的印象也是极模糊的,印象中只是每天规规矩矩的来给祖母请安,祖母也对自己很冷淡,说不上几句话也没什么特别,可打今儿开始要在这荣安堂的佛堂里抄一个月的佛经,想着每天都能看到这个极其严厉的祖母,夏映雪心中甚是不安,她不明白祖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让她来这里佛堂抄佛经,如果真是责罚的话让她在自己的小院里也可以抄经啊nAd2(
带着一脑袋的官司,夏映雪主仆俩人踏进了荣安堂的门,荣安堂坐落在相府的一处偏僻地方,这原是老太太的意思,她和夏宰相说她喜欢清静,不要挨着热闹的地方,夏宰相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思,只好把府中一块比较僻静所在划给母亲做了荣安堂。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