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百年风流 >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各邦义举凑民国 有喜有悲洪福堂

宣统三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公历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过后几天,邓世荣带着李汉如等六个心腹来到了衡州。同盟会在这次起义中,损失惨重。广州洪福堂也因牵涉其中,邓世荣被清政府所通缉。

帮主邓世荣的到来打破了衡州洪福堂的宁静。香长邓世耀失去了往日的悠闲和懒散,他把桂花打发回了香草园,暂时收心养­性­。唐皆能则开始忙个狗血喷头了,他要负责帮主若­干­人的吃穿住行,就跟堂里的大管家似地。邓世荣来的时候,心情很差,所以伺候起来,唐皆能也感到非常地吃力。因为要避人耳目,唐皆能把邓一行安排住在衡山大山里一个叫九峰的村子里。村子只有两户人家、十来个人,全都姓唐,是唐皆能的远亲。唐皆能专门让人在村里盖了三间房,用木板作墙、茅草作顶,生活用品配备一应具全。为了帮主的安全,唐皆能把自己的铺盖也拿来了,跟邓世荣合住一间房。住在城里的邓世耀当然不会对此无动于衷,他姑且放下与桂花的厮磨,立即赶到衡山,向兄长报告衡州的最新形势。

据邓世耀介绍,现在衡州各地的气氛是非同寻常,衙门里的达官大人们都开始把家眷往乡下搬,驻在衡州的清新军第三旅也开始­骚­动起来。一些下级军官公开在城里抢掠财物,同盟会的成员也在私下里开展谋反活动,一些士兵也趁着混乱开了小差。这下可把都督阿木尔给吓坏了,他下令全城警戒,并且还封闭了军营。他大哥听了直点头,若有所思。

邓世荣把唐皆能从洪福商行叫来他房中商量事情。唐皆能进去的时候,看到邓氏兄弟坐在房中的八仙桌两边,桌上点着一盏微弱的煤油灯,把两人的脸照得红红地,象喝了酒似的。

一俟唐皆能坐下,邓帮主就问:“唐香长,目前你们堂口这边能召集多少兄弟?”

“这可就难说,现在快到农忙‘双抢’时间,估计很难召集到全部的弟兄。”

“那你估计个数吧,说实话。”

唐皆能怔怔地,搞不清楚是不是自己搞的那个滥竽充数的事情被揭发了呢,还是堂里有什么大事要做。不过看今天的情形,只能说实话了。“大概有100多人吧。”

邓世荣兄弟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禁都皱起了眉毛。“不是有400多人吗?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少?”邓世荣有些意外地问。

“有时候多,有时候少,但最少也有100来人,农民就是这样子:‘高兴地时候就来,不高兴就走’。”

“你知道衡山民团有多少人吧。”

“500不到400来人。”唐皆能心里不禁在打鼓。

“那你说什么时候能召集到1000人呢。”

“最迟也得到9月底,秋收过后。别说是1000人,2000人应该都没问题。”

“你赶快召集百来人的队伍,分散到4、5个地方集中,就以练武为名,练着先。还有,把魏国、魏杰两兄弟明天给找来。”

唐皆能步出门外的时候,听见夜栖的夜猫子(猫头鹰)长鸣了三声,把整个山谷的夜鸟都惊起,响起一片扑翅的声音。在远处的天边,皎洁的月光,在天幕边亮出一片赤白。在他开门的时候,屋檐上的草尖滴下了一滴冰凉的秋露,打在他的脸上,是啊,秋高气爽,豪情也在心里激荡起来。可山里的早秋到了,天凉好个秋呀!他不禁暗想。黄天明、李汉如和邓世荣都参与了广州起义前的准备,还在堂里组织了敢死队。但是在起义的前一天,因消息泄露,黄兴带领一班人先行起义,而洪福堂却因与大队失去了联系而没能真正参加武装起义,不知道这是福还是灾呢。至于找魏国魏杰两兄弟,是因为城里的五贤能社与衡州的李复他们很活跃,这正是交任务给两兄弟的原因。

唐皆能领着魏国和魏杰,第二天来向堂主邓世荣报到。

原来,因为防务吃紧,怕衡州出事。衡州提督阿木尔指示新军第三旅扩充队伍,在当地招五百新兵。这可是百年难得一机会,邓世荣指示魏杰、魏国俩兄弟立即带着十来个兄弟加入新军。原来民团、洪福堂就地改编,全部入了第三旅新编第四协防营。对此,唐皆能有些意见,怕菊灵表妹没人照顾,但是事情紧,也只能这样,他特地叮嘱莲婶,照顾好菊灵。

魏氏兄弟加入新军,被编入新编第四协防营,和其它五百人驻防在衡州城外,平时就守着主要路口、渡口。新编第四协防营,全部士兵都是新入伍的,但所有的军官都是从其它营里抽调来的,由于满族军官不足,汉人占据营里的主要官位。原来天然居的老板唐家龙,受民团长士得的保荐,这下子也混进第四协防营,成了带领一千号人马的副协统。

邓世荣给魏氏兄弟等人的任务就是多交朋友。为此,他还给他们一定的活动费,让他们平时带着大伙一起去吃吃喝喝什么的。魏氏兄弟俩在军队里如鱼得水,交了一大班酒­肉­朋友。正值半年分红时,唐皆能还按洪福堂股份,加了唐家龙的二百两花红。把副协统唐家龙给高兴得不行。按理,魏国、魏杰两人是洪福堂来的,跟家龙犯不着边,加上两人混得不错,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举荐他作了个“副千总”。

“机会到了!”六个月立秋后这一天一大早,唐皆能快步走进邓香长的草房,一见香长就说:“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来,有话慢说。”香长邓世耀懵懵地刚睡醒,少见唐皆能这么激动,就知总道一定有大事发生了。他让人沏了一壶热茶,上了一碟年糕,拉唐皆能坐下,边吃边聊。

唐皆能向邓世耀介绍了刚从堂哥县长唐士得那里得来的消息,武昌、汉口的革命党人已经造反,夺取了两镇,把总督都赶到长江上的军舰上去了;现在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都纷纷响应,有的已经宣布了独立。清政府起用维###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可以回国了。唐士得还告诉唐唐皆能:时局可能要大乱,衡山县的民团看来还不够用,县里要唐皆能的商会出面组织筹钱,扩大民团。唐士得还着唐皆能把族里的的各位男丁武装起来,以防外来之灾。唐皆能听了觉得事关重大,就马上跑过街向最近的邓世耀来通报。

邓世耀一听这消息,以往愁眉不展的脸,顿时舒展开来。他终于可以走出这草屋了,不必再顾虑什么了,他似出了笼的老虎。他放下手中的年糕,“机会到了”,他斩钉截铁地说,州衙门的电报,能不能与广州联系上,广州那边肯定少不了闹事。那时的电报,还没有民间开办,要与广州联系,必须通过私交才行。皆能,你先带着民团到天然居与洪福堂,伺晚上见机行事。

魏国、魏杰两人在新军­干­得怎么样?

他们在新军营里可吃香了,是不是让他们也见机行事呢?

等各地电报消息一到,我们就可以动手了。邓世耀说,黄天明去年曾打过招呼说过,只要天下大乱,同盟会是不会坐视不理的,加上孙文等革命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只是新编第三旅,­精­兵###将,没有他们的支持,恐怕难以成事。

唐皆能替邓世耀满满斟上一杯酒:来,为闹事,不,叫革命,碰杯。多年的闯荡就快有了结果,,似乎给唐皆能打了一剂强心针,脸喝得红红的、满天得意的样子。两人差李汉如把魏国兄弟叫到衡州,可时辰已经是晚上。本来在邓世荣暂居货栈议议就行的了,可这里的排场请不来五贤社、民团新军的一帮人。唐皆能就­干­脆把议事的地方定在留香妓楼。

邓氏兄弟、唐皆能先行到场,准备密谋一下。可刚到酒楼门口,给鸨母好姨看到了。今天阵容可不得了,她们陪笑说:邓大哥,许久没来,今天大驾光临,可要尽兴啊。

不用了,邓世荣头一次挥挥说,今天俺高兴,你就把好酒好菜尽管上来,就行了。

那可不行,没有漂亮姑娘,还叫留香吗?你要哪位姑娘,尽管吩咐就是了。

好姨待大伙落坐,硬是叫了五六个姑娘来。邓世荣要打发了她们走,鸨母一脸不高兴。“你这哪是邓大爷的作风啊,你这不是看不起我好姨了吗?”

“可今天是有事儿,堂客们来了还能谈正经事?”

“不耽误你的事儿,你们尽管谈好了,妹子可是男人的半条命来着。心情高兴了,什么事都好谈。”唐皆能当着邓世耀的面,拿出一千两银票塞给魏杰、魏国两人,作为起事活动经费。本来邓世荣兄弟俩是要去刚成立的电报局,等广州韩文书、陈副使的电报的,广州黄天明那边已经打通了关节,约定好要起义的了。俩人刚开始还能清醒会儿,心想别把正经事给耽误了,但经不住好姨和姑娘们的一番亲热,加上与唐家龙、钟奎的碰杯,醉熏熏的,晚上就留宿“留香”了。稀里糊涂地,洪福堂大堂主就搂着青楼女子睡去了,也就把电报这事给忘到九宵云外去了。 等到想起这事儿来时,已是次日晌午。

菊灵在天心码头附近安顿下来后,显德每天由她陪着往返公立一小学堂上学。魏国与魏杰两兄弟走后,她凡事都亲力亲为,不免去学校多了。学校的教师都对这个年轻守寡的母亲有些好感,清秀、端庄,使人不免感到有些可惜。尤其是科学课教师唐文,唐文在公立一小学堂担任教务长兼教科学。这天显德送去了学堂,菊灵正在厢房里写信,寻思着给显德启蒙先生启然贺寿的事,莲婶正在院子里树荫下洗衣服。衡州夏天,比乡下热。州城象个铁桶似的,把熙熙攘攘的房屋围得热火朝天。突然听到城墙上传来激烈的枪声,象过年时放鞭炮似地。菊灵连忙赶到院里,莲婶正打开门朝外张望着呢。只见一大群新兵从城外的兵马营里进了西城门,往都督府那边去。正犹豫着呢,只见魏国拿着长枪挤进门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