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倩女凌情 > 第十章

第十章

一家四口离群索居地住在少林寺后方深山之处,他的妻子是个活泼外向的女子,寺中常有小和尚见着她一身轻灵装扮,带着一对小儿女到山下市集中看戏、赏花灯、嬉戏等。

那女子整日都是笑盈盈的,想必生活得十分快乐。

艾居士十分爱他的妻子,在瞧着她时,他的目光中永远都是轻柔的宠溺,这一家子,倒像是一个爹在照管着三个孩子似地。

当晚敬斋便去拜访了艾居士,不多时,神神秘秘笑嘻嘻地回了寺。

第二天,玄烨来到少林寺,只见寺内冷冷清清,门口站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地上铺着两张白纸。

老和尚年约八十岁,两鬓斑白,右手握着一支像扫帚似的大笔,在前面一张白纸上写上“少林寺”三个大字,字大如犬,歪歪斜斜,笔划粗细不匀,刺眼得很。

小和尚不过八、九岁年纪,穿的僧袍还盖住了脚,右手握着一支小竹笔,也在那纸上写了“少林寺”三个字,字小如杏核,弯弯曲曲,像蚂蚁爬。

两人互指对方写得难看,到最后还大声吵丁起来,见着皇上来,忙拉着他来评理。

玄烨看了看,心中觉得可笑,先对老的说:“你字大如犬,笔划不周,粗陋!”

在小和尚得意地笑着脸时,他又对着小的说:“你字小如豆,笔划歪扭,太丑!”

这时,小和尚跑入院中,拿出一支足尺湖笔,递给玄烨,不服气地道:“那您说说该怎个写法?”

老和尚也在旁起哄,“是呀,是呀!写个样子让俺服气!”

玄烨接过湖笔,蘸饱松烟徽墨,在地上铺的另一张如匾大的白纸上,刷刷刷写下了“少林寺”三个大字。

他刚写完,寺内外突然涌上八九百个和尚,双手合十,躬身高呼,“谢万岁!谢万岁!”

玄烨笑了笑,知晓寺僧智赚御笔,也不计较,大大方方在匾上盖了枚方方的御印,那字挥洒淋漓,庄重正大,之后传世多年。

在寺内用完午斋后,玄烨与敬斋独处,他笑了笑问道:“大师!与您畅谈后,知晓您是个朴实人,今早您在山门外求字的这一招,该是另有高人指点吧?”

敬斋不得已,惶惑地将那隐士的事情告知了皇上。

“方丈不用担心,”玄烨浅笑,“朕自认是个开得起玩笑的人,只是,方才你说的这位艾居士,朕倒想会会。”

玄烨在午后踏上山径,为了避免喧扰,他只带了位武艺高超的扈从随行。

转了几道山坳,突然两个烽火轮似的影子猛地冲向玄烨,扈从急急正要挡下,却让玄烨给喝止,原来那不过是一男一女两个娃儿罢了,撞着了他,既不喊疼,也没道歉,像是极少见过生人在此山道走动。

男孩较大,该有五岁了,女孩儿还在吮着手指,怕只有三岁。

两人俱是粉雕玉琢的清灵脱俗模样,尤其是那男孩,倨傲的神情让玄烨心头一震,像是看见了个曾经让他十分熟悉的影子。

“白发老‘拱拱’,”女孩儿本就咬字不清,加上又咬着手指,说起话来更加含糊,只是她的笑容灿亮极了,让人由不住也想同她一起笑,“想找谁?”

“你们认得一位姓艾的居士吗?”扈从发问。

“那是外面的人喊错了,”男孩有股傲气,“我爹说我们的姓氏是十分荣耀的,叫做——爱新觉罗!他叫我一定要以这个姓氏为荣,我叫爱新觉罗弘远!”

“我叫爱新觉罗嬉篱。”女孩还是吮着手指。

玄烨却已盈满了泪,心头震撼,久久不得平复!

孩子们带着他来到一处红砖房舍,屋子不大,没有雕梁画栋,却很温馨,前头有个小小的晒谷场,上头还晒着一些菜­干­,庭院外­鸡­鸭成群,养了几匹马羊,该是代步及取|­乳­用的。

此外,门前有棵老槐树,树旁有颗卧牛石,石上刻了副棋盘。

“弘远!你又带着妹妹上哪儿去了?”

笑盈盈迎面而来的正是耿凌,虽已为人母,她却未依俗盘髻,垂至腰际的柔软青丝使她看来压根就还是个小女孩儿的模样,见着玄烨,她呆立着,直至手上铁盆滑下,“匡啷”一声惊醒了她。

跪在地上,她急道:“叩见皇上,民­妇­……民­妇­……”

“还民­妇­呢!”玄烨趋前扶起耿凌,笑道,“该说是媳­妇­儿了吧!你这声阿玛迟了这么多年,连孙子、孙女都已经帮朕给生下了呢!”

“媳­妇­见过皇阿玛。”红着脸,耿凌还是禁不住微有忸怩。

“儿臣胤佑叩见皇阿玛!”

随着声音出现在玄烨面前的是他的爱子胤佑,跪在地上的他几年不见,气­色­更好,只是当年的叛逆不羁气质已渐渐让沉持稳重给取代了。

父子相望,四目相投,虽不出声,千言万语,似已道尽。

用过茶点,胤佑陪着父亲在树下对弈,只见胤佑取出的棋子竟然都是栩栩如生的石雕像。

有奔腾欲跃的马,带着骨辊的车,身披帅服的将,还有盔甲整齐的士,以及手持长戈的兵卒。

“雕得真好!”玄烨赞叹不已。

“山居岁月漫长,”胤佑淡然不经意,“打发时间罢了!”

摆好棋子,胤佑让父亲先下,玄烨“啪”地一声,来了个当头炮,胤佑却不慌不忙,把马跳起,走着走着,玄烨渐渐发现儿子棋路迥然不同于当年在皇城中的模式,人家都是丢卒保车,他却丢车保卒。

胤佑的卒子争着往前拱,过河就形成了连环阵,接着马也蹬掉了玄烨的中炮,等到玄烨急急调兵遣将时,胤佑卒子已然兵临城下,“啪”地一声,“将”倒了玄烨。

输了棋,玄烨倒也不怒,笑呵呵地直道再来一盘。

“阿玛!胤佑原不该犯上赢您的,”胤佑浅笑道,“只是想提醒您,万事民为本,卒者众多,善用必胜。”

“可是那车纵横直入,比卒力大势威,何不用车呢?”

“阿玛,车乃卒­操­纵,无卒可动弹不得。”

玄烨大悟,对儿子的智谋更添几分佩服。“胤佑,以你这样的人材,实不该在此埋没。”

“阿玛,各人有各人的份际,归居田园,已达宿愿,您身旁人才济济,只要您善加利用,又何须多个胤佑?”他浅笑,“别忘了您还有另外三十四个儿子!”

“是吗?阿玛有吗?”玄烨喟叹,“只可惜都是些庸才废物,连胤祁这皇太子都让我给废了,真正好的却又全无野心。”他睨了胤佑一眼,不再多语。

晚膳后,玄烨同胤佑带着两个孩子在院中纳凉。

执政多年,这是第一次,他有种倦极了的感叹。

“说来可笑,”玄烨对着夜空摇摇头,“朕的阿玛在朕幼时倦了红尘入了佛寺,而朕的儿子也在壮年时便离了红尘,宁可当个无欲无求的隐士,偏生就朕命苦,非要担起这江山大业之责!”

胤佑浅笑,“阿玛智仁兼备,当世难有,舍我其谁,自当扛此重任。”

“答应阿玛……”玄烨叹口气,“那一日若阿玛真能将手中­棒­子交出,你可得陪着阿玛在这世外桃源贻养天年。”

“那当然!”胤佑诚挚道,“任何时候,只要阿玛需要胤佑,就是别叫我做皇太子,除此之外,胤佑自当全力以赴!”

“可偏偏……”玄烨盯着胤佑,“阿玛最想叫你去做的却是你最不想做的事情。”

父子对视一眼,忍不住大笑,两手交叠,暖意互送。

玄烨在这儿住了三天,才不得不离去。

送走父亲后,胤佑搂着心爱的妻子,心中感慨万千。

“你是舍不得你皇阿玛?还是……你想回去当你的五阿哥?”耿凌逗他。

摇摇头,胤佑感慨道:“多年未见,阿玛真的老了,只是,他肩头上的重担不知道还要扛到何时?”

想起自己的父亲,耿凌不禁欣慰,自从生了嬉篱后,一家子总算已然得着了他老人家的谅解,三不五时地,就会见到他上山来探视孙子孙女,许是业债已偿,耿介之与这两个孙子倒是颇有祖孙缘,与皇室相较起,堂堂一国之君,在亲情的慰藉上,反倒还不如寻常百姓来的惬意。

“别这样,也许不久之后,咱们就能再见到他老人家了,那时咱们一定要留着他与咱们同住。”耿凌试着开解丈夫。

胤佑拥紧妻子,不再出声。

在当时,他绝没有想到,父子一别,竟是永诀!

尾声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玄烨由南苑回到畅春园,初八日,得着轻微风寒,为了在冬至十五日举行大祀,他决定从初十日起到十四日止,静养斋戒五日,这段日子,他叫大臣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向他报告。

就这样,玄烨为了斋戒静养,不处理政事,也不让皇子们在他身边,更不让满汉文武大臣前去打扰,一时间处于和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早有觊觎皇位野心的皇四子胤祺及时地捉住了这一时机,串通好当时负责京师保卫工作的步军统领国舅隆科多,对玄烨下了毒手,十一月十二日晚,在严密控制畅春园并得到玄烨某些内侍协助下,隆科多在食物中投放了致命的毒药。药­性­发作后,康熙帝虽未立即死亡,但已处于深度昏迷中,昏迷前,玄烨曾亲手写下秘密遗诏,“传位十四子。”

十四皇子胤祢是当时数位皇子中唯一较得玄烨信赖的一位,但那时他正带兵防守西北边境,虽是个贤明有才­干­的人,但是当时他并不在玄烨身边,要召回已来不及。

胤祺与隆科多偷到了玄烨的遗诏,并将十字改为于字,成了“传位于四子”。玄烨的病终于无法挽回,弥留之际,传谕王公大臣们前来,准备托付大事,可畅春园行宫的大门已被胤祺的爪牙军队守住,谁也不能进入。玄烨等了好久,始终不见王公大臣们来到,他靠着御榻喘息了一会儿,睁开眼睛却看见四皇子胤祺站在面前,玄烨问他王公大臣在哪里,胤祺不答,却在怀中取出密诏并向他跪下。玄烨见密诏被他窃取,一怒之下,拿起念珠扔打过去,胤祺轻轻一接,冷笑接过挂在自己胸前,再向着父亲连连磕头,玄烨气得喘不过气来,一时逆痰涌塞,眼睛一翻,一代明君就此崩逝。最后隆科多当着众皇子面前,口头宣布他与胤祺捏造的遗诏,把皇位传给了四皇子胤棋。就这样,在一场以武力为后盾,经过­精­心策划、巧妙安排的政变中,胤祺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历史上的雍正帝。

雍正登基后,发觉众心不服,于是就向反对他的几个兄弟开刀,先将拥有兵权的十四皇子胤祢召回幽禁,再将有密信往来的八皇子胤祁及九皇子胤唐削除宗籍,勒令改名,一个改名为“阿其那”,一个改名为“塞思黑”,比喻为猪狗,并关入监牢,可不多久,这两人也都死于非命。

接着雍正接二连三制造了几次骇人听闻的文字狱,使得臣民们一想起即毛骨悚然,是以不得不在他面前格外小心,顿时之间,诸王失势,千官无语,全然不像康熙帝在位时的温煦安适。雍正暴戾善疑的­性­情,有人猜测是因他曾在年轻时失去了心爱的女子所致,但无论如何,在他治下的文武百官及百姓个个叫苦连天,所幸这样的苦日子并不长久,雍正在位仅十三年便即驾崩。对于他的死因,民间有极多的揣测传说。

有人说他是因私生活过于放纵,服多了金石丹药中毒而亡,有人说他是死在为康熙帝报仇的亲兄弟手上,也有人说他是被震天狮吕方的女儿吕四娘行刺而亡的。

因胤祺在康熙在位时,为了夺取皇位,结交了不少武林异人,组成暗杀集团,却在雍正四年时,眼见天下大势已定,在圆明园里摆下庆功宴,在酒中下了毒药,这批人饮酒后个个口吐鲜血,气绝而亡,只一个震天狮吕方漏网,及后他与女儿吕四娘一心一意要为屈死的师父、师兄及兄弟们报仇,计划周详后,在雍正十三年,刺杀了雍正。事实如何,已然无从查证,但无论如何,相较起其他皇子的下场,隐居于嵩山的胤佑算是自绝于宫廷内斗外的幸运儿了,这一生,他得着了心爱的女子,并与之携手偕老,于愿已足。外界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改朝换代,早已不是他会去在意的了。只是,在那年得知康熙帝驾崩的夜,他跪在山头,遥遥对着紫禁城的方向拜了又拜,悲泣镇夜,盼得父魂,得以一聚!

全书完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