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黑宝葫芦 > 第三百六十六章盛宴

第三百六十六章盛宴

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有着悠久的食人史。只要把中国的史书仔细看上半夜,就能在字缝里看出来,满本写着都是两个字:“吃人”那么,不妨让我们倒转史书,透过历史的缝隙,去看看暗夜中常常发生,既古久而又陌生的事件。显然,他们所说的“人­肉­”,不是指的引伸义,而仅指其原意。

历载著名的食人事件,可能要从《管子小称》开始了。易牙蒸了自己的小儿子,献给齐桓公尝鲜。《晋书》写道,两晋十六国乱世中,有割据的诸侯名叫石虎,后宫里收着强抢来的十万民女。后来打了败仗,都城被围困,粮食吃完数万宫人都被当粮食吃掉了。此后的唐代,白居易在《秦中吟》之七《轻肥》中,就有了“是岁江南旱,衡州人食人”,这题材已经入诗了。《新五代史苌从简杂传》(卷47)里,从简喜欢吃人­肉­,常偷偷逮来民间的小孩吃。

隋唐缔造了中华最辉煌的文明,可同一时代,吃人的恶行竟也盛极一时。《唐人说荟》里,隋末两富商诸葛昂、高瓒大摆人­肉­宴斗排场的记载更是触目惊心。《新唐书》卷192写安史之乱时,睢阳被围,守将张巡亲手杀了他的小妾给手下充饥,以激励士气。而在农民暴动中被充做军粮的人更是无可计数。《朝野佥载》及《后唐书》都用血腥的文字记载了黄巢等人用二百石铜钟煮人­肉­,用盐腌人尸作随军­干­粮,编者还首创了一个成语叫“敲骨吸髓”,来形容这种极度饥饿下的极度残忍。

到了宋朝,史书中吃人的记载越加细密。庄绰的《­鸡­肋编》(卷中),北宋末年的人们把人­肉­按品质分了三六九等。老而瘦的男子叫做“饶把火”(意思是说这种人的­肉­老,需要多加把火),年轻的­妇­女叫“不羡羊”(意思是说这种人的味道佳美,超过羊­肉­),小孩叫做“和骨烂”(是说小孩子­肉­­嫩­,煮的时候连­肉­带骨一起烂熟)。

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九则绘声绘­色­地记载了怎样把人捆了,先用开水烫过,再用竹扫帚刮去苦皮,怎样扔到大锅里活煮,怎样盐腌了挂起来风­干­制腊。这­肉­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想­肉­”,就是吃了还想吃的意思。

又到了一个大朝代的末尾。明朝末年,伴随着大旱,蝗灾、瘟疫、兵灾的蔓延,吃人的现象一点也不比前朝少。但是官修的《明史》大多只有“民大饥”,“人相食”这寥寥数语。只有《明史五行志三》(卷35)在描述崇祯十三年时的饥荒情况时,骇人之状,可见一斑:从淮河以北到京畿以南,树皮草根都已吃完,饥民们怎么办呢?把埋葬到地下的腐尸都挖出来吃掉。这地狱中的场景,就算是现在的惊悚小说家都想象不出的。

在吃人简史里,吃人或是为了猎奇,或是真的觉得味道好,或是充做军粮,或只是单纯地为饥饿所驱。人­肉­来源方面,要么是献出自己的妻儿,要么是猎捕而来,再就是从坟里头挖出来。而有一种情形比较特别,就是从市场上买回来吃。

央视电视剧《水浒转》中有一个尺度非常开放的镜头,开黑店的孙二娘为做人­肉­包子,把一个姑娘迷倒了,­祼­着背挂在厨房的墙上,准备下刀做­肉­馅。看来中国饭馆里提供人­肉­食品,至少从北宋末年就开始了。

但这还仅限于节省成本目的的偷偷地搞,类似现在的黑心食品。但是到了明朝末年,朝廷昏庸**,兵乱四起,再加上中原地区连年遭灾,真正是饿稃遍野,民不聊生。吃人的事,古已有之,但是把人­肉­明码标价,做成一门市场化,产业化生意的,可能是由北宋开始,而明末更盛。

《狂人日记》里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言下之意,若是荒年,当必吃人。遇着荒年,再加上每逢皇朝末日,兵戈动荡,法纪无存,越来越多的饥民加入了吃人和被吃的行列。菜市场上,已经公然出现了羊­肉­和人­肉­并排摆卖的现象。官府的态度几乎是默许的,因为想禁也禁不住。而且,那时不论是官军还是起义军,都存在军粮不够,人­肉­充数的劣行。丰年可以只准官家防火,不准百姓点灯,荒年可做不到。

这种事在正史中记得太少,我们就只能求诸野史。借助野史,我们有幸能够观察到人­肉­这一特殊商品在不同朝代的价格波动情况。宋人庄绰在《­鸡­肋编》(卷中)记述了,北宋末年,人­肉­的价钱是贱于猪狗的。一个肥壮者,全身煮熟,用烟熏,做成腊人了,整个卖不过十五千;而一斗米就要卖到几十千,还买不到。

到了明末,中原饥荒时羊­肉­卖到200钱一斤,人­肉­却只要100钱。四川大饥荒,连粗米一斗都要二十金,­肉­更是无价。有人怀里抱着几百金,不想吃人­肉­,只求吃个饱肚,却只能活活饿死。不吃人,到头来就是被人吃(清朝彭遵泅《蜀碧》卷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人畜倒挂”的现象,原因很多,但可见作为动物属­性­的人,其价值是多么的低下。

满清著名的红顶文豪纪昀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述了明末这个真正“弱­肉­强食”的时代。当年的菜市场上,除了这些处理好的,分门别类摆放的­肉­类外,还有一种像活­鸡­活鸭一样捆绑了手脚,拢在一堆售卖的­妇­女和孩童。这种人有个形象的称呼,叫“两脚羊”,不知是不是比四条腿的羊少了两条腿,价钱也要便宜一半。此外他们还有一种叫法:“菜人”。所以,现在的所谓“菜鸟”们相比要幸福得多了,至少不会真的被人拿去做成一盘菜。

菜人的买主却不是一般的人家,而是酒家饭馆的后勤采购部门。他们把人买回来圈养着,等客官点了菜,再现杀现做。有位周姓客商带着他的商队从东昌办完生意回来,在一家客栈歇脚吃饭,店小二招呼一行人坐下,点了菜。小二说,不好意思,­肉­刚卖完了,请稍候片刻。说话间,只见两个女子哭着喊着,被拖进后面的厨房。店主人喊了一声:“别让客官久等了,先卸条胳膊做羹汤吧”

周先生听见,急忙往厨房里面赶,想阻止他们,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声惨叫之后,只见一位断臂女子倒在地上拼命挣扎,旁边另一女子则瘫作一团,矢溺俱出。两女见了周先生,一个哀求速死,一个哭着喊救命。周先生于心不忍,就出钱把两个都赎了下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两个都是因为家里快饿死人了,才被丈夫或公婆卖到市场。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还讲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客商途经德州的菜市场,女人凄惨的啼哭声把他吸引到一个简陋的棚子前。他看见一个女人被赤身**地绑在案板上,屠户正帮她冲凉,用刷子刷身,准备打理­干­净了就下刀屠宰。女人已经吓得浑身战栗,泣不成声。那情形,就算铁石心肠也会动了恻隐之心。

客商当即叫屠户停手,掏出银两为她赎身。就在他为女人解开绑绳,扶下案台,穿上衣服的空儿,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客商的手碰到了女人的胸部。女人立刻正颜厉­色­道:“大人救命之恩,我就算为您当一辈子下人,也不后悔。但我只做奴婢,不做妾。我就是不肯嫁二夫,才被卖到这儿,请你不要轻薄我”回头又对屠户说:“我不卖了,你还是把我杀了吧”说完,自己把衣服脱了,依旧­祼­身躺在案板上。客商傻了,呆呆站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屠户见她都这步田地了,还这么刚烈,恨得牙根痒痒,手起刀落,生生从她腿上割下一块­肉­来。女人凄惨的号叫声回荡在历史的长夜。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