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国崛起俄罗斯 >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苏联获得了无可争议的大国地位。这是世界对苏联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的承认,也是对苏联所承担的大国责任的尊敬。

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共损失1000万人,占它在二战总伤亡数的73%。苏联以2000多万人的牺牲为代价,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担负了一个大国应尽的职责。

20年代积极参与武装­干­涉苏联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承认:“正是俄国军队迫使希特勒的军事机器停止转动”。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毫无疑问,是红军和俄罗斯人民迫使希特勒的武装力量走向彻底失败的道路,从而赢得美国人民衷心的、永远的钦佩。”

英国一家晚报写道:“有史以来没有一个军队像斯大林所领导的军队这样坚决、镇静、无比­精­巧、不屈不挠地厮杀。若没有红军的英勇战功,那么各自由民族的命运就会变成真正的悲剧”。

这是苏联最辉煌的胜利,也是俄罗斯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在沙皇俄国时代,俄罗斯民族打赢过开疆拓土的战争,也获得过入主欧洲的荣耀。但是,只有这一次的胜利,使苏联真正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战火(3)

在1945年8 月12日的红场,苏军的最高统帅朱可夫和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站在这里向人们挥手,然后,这两位二战中的亲密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在人类共同的利益和需要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达到了顶峰。至少在这一刻,世界为之感动,因为,在经历了多年的萧条和战乱之后,人们终于又看到了和平和发展的机会。

在20世纪中叶的万里晴空之下,两个大国隔洋相望,世界呈现出两极的景象。

大 国(1)

苏联在短短20年时间中所达到的政治和经济成就,鼓舞着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人们向共产主义这一社会理想进发。

二战结束后,在欧洲、在亚洲、在美洲,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波兰、捷克、中国、朝鲜、古巴……红­色­浪潮席卷世界。

苏联的成功崛起,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行的一股崭新而强大的力量。

1、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强国。

战争的威胁从来没有远离过人类。

杜鲁门一手拿着美元,一手挥舞着原子弹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斯大林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1946年初,美国参议员巴鲁克提出“美国正处在冷战方酣之中”,第一次使用了“冷战”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词。

在杜鲁门的老家富尔敦,丘吉尔发表了长篇演说《和平砥柱》:“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1949年4月4日,美英法等12国在此举行北约签字仪式。1954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面对西方的态势,苏联感受到了压力。

美国本土在二战期间没有受到损失,而苏联遭受了巨大破坏。

英国一位访问者被战后苏联的景象惊呆了。他写道:“斯大林格勒令人触目惊心,一个60万生灵的现代城市,只剩下寥寥几间可住的房子……要把全部或部分破坏的更多城市或市镇——有1700个——都列举出来是不可能的。”苏联很难找到一个没有亲人伤亡的家庭。

核武器,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武器。苏联面对的不仅是常规形态的压力,还有这种毁灭­性­的威慑,这是爱因斯坦说:“原子弹的杀伤力已改变除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的一切。”

面对这些,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强调新的战争威胁,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办法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仍把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放在首位。苏联党和政府号召全国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争取提前完成“四五计划”。

顿巴斯的矿工们发扬斯达汉诺夫­精­神,短期内从矿井中排除亿立方米的积水,相当于排­干­一个面积70平方公里、深10米的大湖,同时还修复2500公里倒塌的坑道,相当于在莫斯科和巴黎之间修筑一条离地面200米以上的隧道,顿巴斯再次成为苏联最大产煤区。

苏联人民像顿巴斯的矿工们一样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到1950年,共恢复和新建6200个大企业,工业增长速度23%,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

与经济上的成就相比,苏联军事上的成就更大。

在斯大林看来,要保证安全,必须保持核战略平衡。

1946年苏联建成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8月,苏联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广岛、长崎的蘑菇云所营造的恐怖景象变成了核均势的象征,长时间内制约着两个超级大国不敢妄动­干­戈,保证了世界的和平。

英国的丘吉尔先生说: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强国。

在巨大的成就后面也存在问题。

轻工业生产比1940年只增加22%,棉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还没有达到战前水平。工业增长率到1952年已降为%。苏联用不到5年的时间迅速恢复了经济,但其重工轻农、重重轻轻的思路并没改变。

大 国(2)

1955年5月14日,苏联、波兰等8国在华沙缔结了《华沙条约》。冷战格局完全形成。苏联军队驻扎在西起易北河、东至朝鲜三八线的广大地区,成为欧洲以至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的战略力量。此外,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数百万军队给苏军以有力支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