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剧院看演出是俄罗斯人的习惯。也许俄罗斯人在平时可能会豪放得不拘小节,但在剧院里,他们一定会身着盛装出席,衣冠楚楚,几乎一尘不染,生活一下子变得分外隆重。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文化和艺术的尊敬。这是习惯,也是传统。这一传统中有着叶卡捷琳娜的影子。
女皇兴建了冬宫皇家剧院,并亲自粉墨登场,饰演角色,开一时风气之先。
女皇亲自登台成为当时轰动欧洲的大新闻,许多欧洲的文化人士闻风而来。令他们吃惊的是,女皇本人不仅会演戏,还会写戏,而且酷爱文学。
女皇翻译过法国小说,还经常在一个叫《俄罗斯文学爱好者谈话良伴》的文学刊物上发表杂文,并担任该杂志“真话与谎言”栏目的主笔,她甚至隐藏女皇的身份,以作家的身份与文人们在报刊上打笔仗。
她任命一位文学家做自己的秘书,给予高薪。为了鼓励俄国文化发展,她从经济上大力支持一些文学、艺术家的创作。
叶卡捷琳娜对启蒙思想的引入,使俄国人接触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这塑造了俄国的知识分子,也成为日后革命的种子。
在她当政时期,俄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高峰,俄国的诗人、小说家、作家、画家纷纷涌现。
虽然叶卡捷琳娜的启蒙思想没有具体实施,但是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交流,带动了整个俄罗斯再次向欧洲学习的热潮,拜访巴黎的俄国人日渐增多,许多人不仅带回了法国的文化和艺术,也带回了新思想,俄罗斯民族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普希金、契诃夫、托尔斯泰征服世界的诗文是用俄语写的,柴可夫斯基震撼人类心灵的音符传递出俄罗斯的情绪,这两者都同样带着俄罗斯久远的烙印。
毕竟,再先进的文化也要通过自己的消化才能成为属于自己的营养,才能独树一帜。
俄罗斯的先祖必须在气候许可的情况下迅速完成耕种,然后无所事事地渡过漫长的冬季,这使俄罗斯民族既吃苦耐劳、极具爆发力,又在百无聊赖中嗜酒无度,荒废光阴。有人说:只有在巨大的压力下,俄罗斯民族顽强而深沉的耐力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开明专制(6)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