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南方有嘉木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其次是用嗅觉和味觉来感受茶的香味,此为“闻茶品茶”。

还得凭借触觉和听觉。用手去翻动茶叶时,就能感觉到它的老­嫩­和轻重,以及水分含量的多少。好的行信,用手捻,用牙咬,都能辨别高下。

一个优秀的评茶人,谁又能不说他是一个敏感的审美者?评茶人多忌吸烟喝酒,吃辛辣腥气的东西,更不用香水化妆品。他们能够辨别出千分之一浓度的味­精­,他们能够嗅出百万分之几的香气的浓度,上苍给了他们一颗敏于感受之心,等于给了他们一条荣光的活路。

吴升珍惜这一条路。他早就在茶清的教诲下不抽烟不喝酒,他引诱杭天醉抽大烟,但自己却坚决不抽。他还知道,一个好行信,不仅要评得好茶,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预见行市趋势,对各路茶类,要尽可能地做到了如指掌。

当时杭州市面上的样茶——也就是评茶时的实物依据,大体上分为烘青样板、大方样板、黄汤样板(即建德、分水二本)、青汤样板(即东阳、义乌、武义等路烘青),吴升均已烂熟于胸。

他的评茶房设在楼上朝南的大屋里,光线柔和,照得一尘不染的地板,进屋得换鞋子。为了避免阳光直­射­,窗口还装了黑­色­遮光板。

屋里又有两张评茶台,漆成黑­色­的那张靠窗口,评­干­茶;漆成白­色­的那张放评茶杯碗,评湿茶。

这些,原本都是继承了茶清的,没什么新创意,吴升接手后的大胆革新则是立刻叫人刮目相看的两桩:一是样茶每袋抓一把减少成三袋抽一把;二是水佣从百分之二三减到只取百分之一点五。

山客水客争相传颂,纷纷拥来,吴升看似亏了,实际赚了。同行中人便气愤,说是破了做生意之规,茶漆会馆要开会声讨。吴升理都不理:“开会?妈爸个贱胎!开会去呀!你们会开完,老子茶叶老早卖光了!”

茶漆会馆竟拿这流氓老板没得办法,只好去找忘忧茶庄。沈绿爱这头在做邮包生意,顾不过来,便去寻天醉,天醉挥挥手,说:“随他去,吴升这个好佬,胸脯拍得脸膨响,图个好听,山客水客也多辛苦,这口饭让他们吃得爽快一些也好。”

杭天醉没有想到,他一进茶行,就有山客朝他吐唾沫星子了。

山客骂着吴升:“你当你是个好东西,骗过了众人,骗得过我?你和茶清伯比脱头脱脚了!茶清伯会把一级龙井评成二级?”

吴升一只手橹着嘉乔,一只手拿着一根茶梗,问:“这茶梗哪里来的?”

“茶梗明明是你放进去的,你要加害于我啊。”

“你叫孩子说,小孩不说谎话。孩子一直在旁边看着呢。”

嘉乔眨眨眼,说:“我看见­干­爹从那里面拿出来的。”

众人一听,便都笑骂那山客,自家货不好,反诬别人,那山客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那山客的茶,原本评一级没问题,晦气的是吴升从样茶中挑出一根茶梗。一根茶梗,一级就变二级了,山客能不暴跳如雷吗?

天醉见了这样的纠纷,便出来圆场,说:“你们也不要吵了,评一级,茶行吃亏;评二级,山客吃亏,不如就评一级半吧。”

吴升冷笑,放下手中孩子,说:“看在老板面上,就这样办了,吃亏在我吧。”

那茶客升了半级,心里有余气,再不敢发。想抽身不做,又怕一级半也卖不出去,哎哎地叹气,只好作罢。

谁知山客前脚走出,嘉乔后脚就跳起来,抱着吴升头颅问:“­干­爹,我答得对吗?”

吴升便说:“­干­爹今日要奖你,你说要吃什么,只管点来。”

倒把个亲爹反而听糊涂了。问:“你们串通一气搞什么名堂?”

童口无忌,说:“­干­爹手指缝里夹着茶梗呢。没有人晓得,只有我一个人晓得的。”

杭天醉听了,一盆冷水浇到头顶,顺手给嘉乔一个巴掌:“你这不成器的东西,我叫你从小就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一巴掌打狠了,嘉乔惨哭,跺脚叫着­干­爹,钻进吴升怀里。吴升也上了火,喝道:“这里是你耍威风的地方吗?滚!”

杭天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小到大,他就没听人对他说过一个“滚”字,何况是这样一个下三滥的地痞。

“你弄清楚,谁是这里老板,谁叫谁滚!”他也喝道。

吴升哈哈大笑,一本帐簿劈头盖脸朝杭天醉扔过去:“你自己乌珠弹出看看,你还有几个铜钢,配到这里来哈三喝四?忘忧茶行这块牌子,一个月前就好摘下了。最大的股份是我吴升的了,如今你吸大烟的钱,都是倒挂在我帐上的了,不看在我­干­儿份上,我立刻就叫你滚他妈的蛋!”

杭天醉几乎木了,心里头只转了那四个字:小人得志!小人得志!小人得志!原来小人得志,嘴脸就是这样的。

但他不知道小人得志后他该怎么办了。他茫然失措地四处望一望,一切都陌生了,他盯住小儿子,连小儿子也陌生了。

“嘉乔,回去!”他说。

“不回去!”儿子别转了头。

他便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了出去,咯咯咯地下了楼梯,出了马路,也不知去向何处,脑子里一片的混饨,竟混饨得舒服。不知多久,撮着拉着车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见了主人,放下车,便往口袋里掏银元,掏出几个,递给少爷,说:“吴升说,再也不给钱了,没股份了。”说完,一下子蹲在车把前,毗开了大黄板牙,呜呜地哭起来了。正月正,麻雀飞过看龙灯二月二,煮糕炒豆儿;山 司 午 浴 吃 发灶 灶 端 沐 你 潮上 请 过 同 随 小儿 儿 子 儿 子,花 ­鸡­粽 狗 果 发菜 只 糕 儿 巧 潮奔 杀 糖 猫 乞 大三 四 五 六 七 八月 月 月 月 月 月三 四 五 六 七 八圣地菩萨披头发打抛老菱好过酒蚊子脚儿等立直九B九十月十

转眼间,冬至将近。杭人向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早在半个月前,绿爱就嘱人买了大白菜,洗净晒­干­,几个孩子忙忙碌碌帮她搬白菜,又用盐路了,压在大缸里,嘉和、嘉平两人,用香胰子把脚细细洗­干­净,又用烫水浸得通红,然后两人站在大缸里,铺一层菜撒一层盐用脚踩踏一阵,准备了冬至那一日开缸,炒­肉­片祭祖宗。

林藕初躺在床上,什么也­干­不了了。沈绿爱忙着冬至那一日替她做一双鞋袜,这也是杭人的习俗了,为古人的“履长”之意。

冬至傍晚,林藕初见了媳­妇­送了鞋袜来,靠在床档上,呛了一阵,说:“想来想去,是对不起你……”

沈绿爱晓得,婆婆是因为看到她送了鞋袜,想到小茶没有送,心里自怨当年不该怂恿天醉收了小茶,便说:“小茶病着了,不是不孝顺……”

“你不用替他们遮挡,从前我那死鬼生的什么病,他们这对活鬼生的也是什么病……”

沈绿爱见婆婆什么都知道了,只好默然。婆婆又吭吭吭呛了一阵,问:“祭祖的菜蔬都准备好了吗?”

沈绿爱说备好了。

“报来我听听。”

“有猪大肠,为常常顺利;有鱼圆­肉­圆,为团团圆圆;有誊头烧­肉­,为有想头;有春饼裹­肉­丝,为银包金丝;有黄豆芽,为如意菜;有落花生,为长生果;有黄菱­肉­、藕、本养、红枣一道煮,为有富,妈,你看还缺什么?”

林藕初想想不缺什么了,慢慢起身,换了新鞋袜,又让媳­妇­帮着梳了头,然后,从枕下摸着钥匙,要出房门。媳­妇­说天黑了,直接去厅堂吧,婆婆叹口气说:“取了烛台,你一个人,跟我来。”

婆媳两个,出了房门,林藕初脚颤得很厉害。她们一声不响,烛光在暮­色­浓郁之中摇曳诡橘,闪忽不定。走到那株大玉兰树下,婆婆把头慢慢地抬了起来,媳­妇­把烛台也举高了,便照着了高高的山墙。“扑啦”一声,一块壁灰掉了下来,没有人,风却紧了。

她们就那么站了一会儿,然后,林藕初开始一进院子一进院地走,走一进,开一道锁,便把那钥匙留在了媳­妇­手里,媳­妇­要还给她,她摇摇头,说:“归你了。”

沈绿爱的心又激动又压抑,她对这个偌大的庭院,怀着极度矛盾的心情,她既想一把全部捏在手心,又想全部撒开不管。但是,不管她怎么想,她手里那串从前松松的钥匙圈,此刻叮叮当当,越来越满了。她跟着婆婆走了不知道多少房间,她真的想不到,这五进大院子,有过那么多的房间。她能猜出哪些房间对婆婆是充满记忆的,在这些房间里,婆婆总要恋恋不舍地四处张望好久,有时又闭上眼睛,仿佛要把这看到的一切关进心里,带到另一个世界去。烛光照着婆婆的身影,映在墙上,巨大,恍怎,仿佛她已经在那个世界里了,此刻见到的是幻影一般。

五进院子走完后,沈绿爱以为婆婆要回大厅祭祖去了,谁知她又打开了边门,她们还要到茶庄去。

后场很空很大,两旁铺着木板,从前一到春天,这里就坐满了来拣茶叶的姑娘,多时要到近百个呢。后来,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了,梁上便结满了蛛网。婆婆径直穿过了后场,轻轻推开了堆放茶筛的房间,她在房间里站了很久,沈绿爱不明白,为什么婆婆拿起了竹筛,凑近眼前。她要看什么?她看到了什么?

最后,婆婆走出了后场,却往前店走去了。绿爱迟疑地说:“妈,不是有规矩,女人不准上前店吗?”

婆婆不理媳­妇­,打开了门。两个女人,有生以来,第一次进了前店。

她们举着烛台,先在柜台里面照了一遍,走了一圈。那些白天在后场她们亲手触摸过的茶听茶盒,整整齐齐放在这里,她们觉得好奇。然后,她们又到柜台外,绕着那张巨大的评茶台,轻轻走了一圈。大理石面又凉又硬,反映出了烛台,甚至反映出她们这两张女人的脸了……

茶庄真大啊!真了不起啊!这个厅堂,真宽敞啊!原来前店就是这样的……

现在,她们两个,终于来到了大厅。厅堂上挂了祖宗遗像,又有各个牌位,牌位前摆了丰富的祭品,林藕初看了,皱着眉头说:“怎么少了一副碗筷?”

婉罗说:“没有哇!都齐了。”

绿爱使了个颜­色­,婉罗明白了,连忙又去置了一副来。

林藕初亲自点了龙井茶,香香配配,一盏一盏,敬在牌位旁。那副没有牌位的碗筷前,她敬了一盏黄山毛峰。大家都明白她在祭谁,也明白她这样祭的意思。大家就朝人群里找天醉,却不见他的人影。

嘉和就站在­奶­­奶­的旁边,他是和­奶­­奶­一起跪下去的。他站起来的时候,­奶­­奶­依旧跪着。他站了一会儿,又恍然跪了下去,再站起来,­奶­­奶­依旧跪着。大家等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又跪了下去,再站起来时,­奶­­奶­依旧跪着。一种从未有过的从黑暗深处涌上来的恐惧,突然慑住了嘉和,他边蹲下边叫:“­奶­­奶­,­奶­­奶­!”

­奶­­奶­全身硬硬地摇晃起来,头却依然顶着地,不吭声。

嘉和一抬头,看到灵台上放着一杯茶,一根花白辫子,嘉和吓得大叫:“­奶­­奶­!­奶­­奶­!”

他使劲地一推­奶­­奶­,­奶­­奶­倒了,咕嘻嘻,像一截木偶,头和膝盖碰在一起,两只手撑开着,脸上一副虔诚的神情。

接着,整个忘忧楼府都听到了一个男孩子的凄厉的尖叫:“­奶­­奶­!­奶­­奶­!­奶­­奶­!”

无论男孩的父亲,还是男孩的母亲,都没有听见这象征着忘忧茶庄一个时代结束时的叫魂之声。当他的母亲以僵硬而又虔诚的姿势,用她临终的祈祷来要求亡灵护佑这个杭城著名的茶叶家族时,杭天醉用他在忘忧茶行支取的最后一枚银洋,换得芙蓉烟再一次地不可自拔地陶醉在了从未有过的虚无的迷幻之境中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