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兵部尚书佚事 > 华月流青天 五(4)

华月流青天 五(4)

没多久,紫禁城三大殿中第一大殿皇极殿建成。这可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三大殿是朝廷的心脏,从太祖就开始筹建,好不容易在永乐年间(1403—1424)建成。可是,云遮中秋月,雨打元宵灯,火灾偏偏爱跟皇宫过意不去。有人说,是天上雷击起火。也有人说,是宫中的太监想发建筑财,故意放火。不知究竟什么原因,宫中火灾特多。建成第二年,三大殿就被大火烧光。历时二十一年,才重建起来。不过百年,到嘉靖年间(1522—1566),三殿两楼十五门又被火毁尽。好在皇上有的是人力物力,大­干­四年又恢复起来。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祝融再次光顾三大殿,除午门以外,自掖门内直抵乾清宫,一时俱烬,一望荒芜。尽管皇上不缺钱,可是全国各地最好的木材这时已给消耗得差不多,困难重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历经三十来年,现在才重建起第一幢。更重要的是,这雄伟而­精­美的建筑,直接凝聚了天启皇上的不少心血。为此,这天举行盛大的庆典。

这是一个好日子。暖融融的太阳很早就出来,光芒四­射­,普照紫禁城内外。

皇极殿又叫金銮殿,是皇上坐朝的地方,金碧辉煌,格外庄严。文武官员按照品级在玉台下排列成行。王公、阁相在三台上,其他官员在庭院,低级别官员则在皇极门外。这样,虽然黑压压密密麻麻一片人群,但是井然有序。大典由魏忠贤主持,他尖利的声音能够传到广场四周。首先请出皇上,让大家跪拜,山呼万岁。李春烨事先就问明白,他可以享受尚书待遇了,站在台下第一排,跟正式的兵部尚书并列。他在跪拜当中刻意多看了几眼皇上,发现他今天气­色­好多了,心想:好久没见了,该找个时间去看看他。

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皇上剪彩。接着,观看礼花。光天化日的,看什么礼花?人们以为礼花只是焰火,纳闷得很,窃窃议论。李春烨站在前排,看到一群太监出来,三五人一组走到玉台边的铜水缸旁,往缸上架一个什么装置。魏忠贤请大家静一静,宣布说:这是皇上最新发明并亲手制作的喷泉礼花。一声令下,每个水缸边一个太监轻轻一揿什么机关,缸里的水马上逆飞起来,或泻如瀑布,或散若飞雪,最后亭亭玉立,宛如玉柱。这时,安放在缸底的鎏金木球忽然涌上玉柱顶部,上下盘旋,久久不落,蔚为奇观。人们为皇上的杰作欢声雷动,山呼万岁,皇上为群臣的赞叹得意非凡。

接下来,请皇上讲话。皇上从来没在这么盛大的场面讲过话,腼腆起来,颤抖起来。他说:“皇极殿终于建起来了,朕非常高兴!希望众位爱卿继续努力,早日把另外两个大殿建起来。到时候,朕和厂臣一定开一个更大的庆典!”

皇上的话就这么几句。话音刚落,大家又山呼万岁起来。李春烨嘴上呼喊万岁,心里则嘀咕:这么激动人心的时候,怎么就这么­干­巴巴几句?这么庄重的场合,怎么也与一个太监相提并论,作践自己?他想,别人肯定也很失望的,但他不敢左右去观言察­色­。

对皇极殿建设者论功行赏,逐个颁发圣旨和赏金。首先是魏忠贤,他从去年开始亲自督建,并派太监监察工地,捉拿了大批偷窃木材砖瓦之类的盗贼,对大殿建设起了保障作用,但他官职已高,又无子女,便封赠他那早死了的爹为一品大官。其次是李春烨,在云南、贵州一带香楠神木告罄的紧要关头,建议采伐家乡的“盖江木”,以杉代楠,解决了缺材问题,并且多次深入大杉岭监督采运皇木,加官太子太保,协理京营戎政。接下来,还有一大堆。其中包括王可宗,他不仅在大杉岭督运过皇木,而且在工科具体参与大殿建筑时,发明了包镶法,即对一些不够大的木材,取中心一根,外辏八瓣共成一柱,明梁或三辏、四辏为一根,此法非常实用,因此晋升为工科都给事中。

表彰人数众多,敕文又枯燥乏味,皇上支持不住,只好撑起一只手半躺着,闭目养神。下面的官员见状,虽然坚持站着,但是纷纷闭合上眼皮,心里不时地催促念快点。当然,念圣旨的不敢大意,当事人则拉长了两耳聆听。李春烨听给他的圣旨,生怕漏了一个字。尽管有好些字句费解,一时不大明白,李春烨还是听得热血沸腾。他悄然将脖子上的棉衣扣子解开一个,轻轻地连做几次长长的深呼吸,努力使心情平静下来。他没心思想别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喜悦里。尚书,还加太子太保,协理京营戎政,似乎高不可攀,遥不可及,没想到就这么稀里糊涂得到。他由衷地感激皇上,立即在心里祈祷他早日康复。他也由衷地感激魏忠贤。他还想到家乡,家乡人得知这一消息,该多高兴啊!尚书这一高官,泰宁只有邹应龙当过,叶祖洽都没当过,现在我是第二个!我没当状元,照样当尚书!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