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兵部尚书佚事 > 尾声(5)

尾声(5)

“当然!”景翩翩说,“二白,你该安心了!”

李春烨和景翩翩不想惊扰游人,转到后门。那门楣的石匾刻着“尚书第”三个大字,本来是正门,可由于“春草堂”没能建成,游客只走北面的后门,这正门反倒紧闭不开。即使在“黄金周”旅游旺季,这条狭小而深长的巷子也是静悄悄的。这天,却老远看见几个逃课的孩子躲在这里玩耍。他们到福堂的墙上刮什么,取了放到地上,拌了拌,点着火,马上有一些漂亮的焰火飞腾起来。景翩翩惊讶道:“真聪明!这么小就会做焰火?”

“不敢在这里玩火!”李春烨则对着那几个孩子大声斥责。他怕的是火星高高地飞起,飞进五福堂里头。

三五步奔到那墙边,李春烨发现那墙砖被风化了一片又一片,像被火烧伤的皮肤,疤痕不同程度地凹陷,更为明显的是上面长着一层雪白的毛,晶晶莹莹。他恍然想起,那是硝土!只要是老房子,难免都会长。刮完又长,刮完又长,直到墙砖越来越薄……

李春烨这才发现:砖瓦也是有生命的!

二○○五年九月至二○○六年五月黄金周初稿

二○○七年春节改毕/湫隘小屋

后 记

十多年前,我在泰宁工作时就萌生了把尚书李春烨的人生写出来的念头。然而,要把李春烨有血有­肉­地写出来并非易事。尽管当时我已经读破了一本旧县志(这是我惟一读破的一本书),写过《尚书第主人李春烨》、《应龙故里好风光》和《祭袁崇焕》等一系列相关文章,还曾两度拟出长篇小说的纲目,却久久不敢下笔。李春烨留下的房子大而完好,留下的史料却很少而可信度又差。景翩翩的资料就更少了。这样,我陆续准备了十年,直到二○○五年秋才动笔。

在这部小说漫长的创作过程当中,我收集并考证了大量资料,还有一些学术­性­收获。但这毕竟是小说,而不是人物传记。传记与历史人物小说的区别是什么?我没有专门研究,只是凭感觉认为,借用数学语言来说:前者只能在固定的若­干­点之间画线,后者虽然也是在若­干­个点之间画线,但其中有些点可以变动。在这部小说当中,我作过变动的“点”为数不少。这样一来,有些内容与史实吻合或者大致吻合,有些则“张冠李戴”,甚至纯属虚构,切不可逐一“对号入座”。这部小说中的李春烨,不只是历史上生活过的李春烨,不只是史料里记载的李春烨,也不只是民间传说中的李春烨,而只是我个人文学想象中的李春烨。景翩翩等人物也如此。

定稿之际,恍然记起友人萧春雷在我的散文集《人­性­·自然·历史》跋文中写道:“敏飞说过,他试图通过对一个县的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深刻了解,作为开启更广大中国文化与社会的钥匙。他这项策略的前半部分已差不多成功……”转眼十年了!那么,我这后半部分呢?

我调离泰宁也十年有余了!然而,读着沈从文的《边城》,还是想描述我闽西北那神秘兮兮的风物;读着刚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还是想追溯我泰宁那怪怪异异的历史。当然,我始终没忘“坐井观天”。国人反思明亡之痛,总结了许多血的教训,可我还是试图找一个新的视角:看它大敌当前之时怎么用国防部长。

感谢诸多前辈和友人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在起点连载时得到诸多网友的鼓励与建议,借此机会,一并鸣谢。

二○○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