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官二代之间的权钱色交易调查组 > 十八

十八

高天泽看了时钟,在美国这时正值深夜一点多钟。

“怎么啦?还没有睡!”高天泽问。

夏茜说想他,睡不着。他说这个办法好,可是他就不能办到。因为他的电话没有国际电话功能,就是有也打不起。而她打国际长途比他打市话都要便宜。

问好过后是沉默。已经有五年没有见面,除了问候不知该说什么好……

过了一阵后她说:“我好孤独,你还是过来陪我吧……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是想家,想父母,想你。”

他说好办,那就结婚。她问他是不是遇到不顺心事。他说没有。她问:“那你为什么想到结婚?”

他说,只有和她在一起才快乐……昔日欢乐的时光又浮在眼前。

十六

桂海量闷在家中睡觉,却怎么也睡不着。

新家具格外刺眼,是父母为他和盛梅园准备的结婚礼物。结婚照挂在醒目位置,照片中的男女亲热得叫人生厌,满屋的摆设都在告诉他——你已经结婚了。

他愤然起床,把结婚照砸得个粉碎。

母亲感到莫名其妙,问他怎么回事。

他叫母亲把盛梅园给他叫回来。

盛梅园回来了。

见到地上的玻璃碎片,盛梅园比他更气……既然你砸得了结婚照,那我就砸得了电视机……

“砰”的一声巨响,满屋就像发地震一样振动。

儿子媳­妇­都跑了,留下母亲收拾残局。

桂海量跑到医院。

高天亮避而不见。

他就在­妇­产科等她,等她出现。

高天亮向主任请假,跑回老家躲他。

桂海量连续几天待在医院……

见他痴情不改,护士长把高天亮的行踪告诉了他。

桂海量找上门。高妈觉得他可怜,劝女儿见上一面。

高天亮坚决不从。

高天明对桂海量说:“你跟我妹妹谈对象,又跟别的女孩领结婚证……叫我们如何做妹妹的工作?”

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说:“我离婚。”

高天亮却没有这层意思。

高天明问他为什么要离婚,是不是人家不好。他也说不清。盛梅园没什么不好不对,可是自从他爱上高天亮后他就对她看不惯看不顺眼。多情人往往就是薄情人。论年龄长相,两个女孩不分上下。盛梅园成熟些,­性­格犟些;高天亮是长不大的­性­格,快乐永远挂在脸上……桂海量这样的官宦人家子弟,吃喝不愁,追求的就是浪漫。高天亮这种­性­格正好对他的路子。

临别时桂海量让高天明给高天亮带话,说他不办好离婚手续不来找她。

有他这句话,高天亮放心地回到医院上班。

十七

高天亮见哥哥来医院,以为又是来调查她。高天泽说他才没有这个闲心,他要找医生。高天亮问他是不是看中了白医生。他说他是来预订床位的。

大清早,高天泽就接到董作为的大儿子董国的电话,叫他在地区医院预订一张病床,廖道芳要生产了。董国怕县医院设备条件差,担心妻子引产多了出问题。

床位刚订好,董国的小车就到了。

高天泽问董国,要不要通知他妈妈。

董国犹豫了一会儿,说还是不通知好,但是得有人照顾。

高天泽说:“我妹妹高天亮在这里上班,你有什么事你就找她好了……吃饭的事,我让三儿给你们送。”

“不用了。”董国说他有办法。原来他岳母也跟着来了。

“不好了,产­妇­大出血!”

是廖道芳。几名医生全部到产房。不一会儿廖道芳被推进手术室。

董国及岳母站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

高天泽决定把这个消息告诉田阿姨。走出­妇­产科大门,他拨通了董作为家的电话。三儿马上把田淑琴喊来接电话。

“喂,小高吗?什么……什么事……知道了。”放下电话田淑琴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生个伢有什么稀奇?”

高天泽陪同董国守在手术室外。

手术室门打开,出来一名医生,问:“谁是家属,跟我来!”

董国随医生到办公室。“你爱人大出血很危险,这是病危通知书,请你签字;这是输血的单子,请你交钱。”

董国搞懵了,想问个究竟,医生没有时间解释,催他签字。

高天泽安慰董国没事。

董国坐在医生办公室,傻了眼。

高天泽拿着输血缴费单去住院结账部办理手续。

病情危急。高天泽告诉田淑琴,希望她来一趟。

田淑琴一口回绝。

高天泽想打电话告诉董作为,但觉得不妥——媳­妇­生伢,告诉公公不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边的人等得好心急……突然听到婴儿啼哭声,接着是高天亮的报喜声:“哥,生了,生了一个男婴,五斤二两。”

“大人怎么样?”董国问。

“呣子平安。”高天亮说。

董国长长松了一口气。突然想到是男孩,便有了底气。他把电话拨通:“妈!生了个男孩!”

“哎,男孩……”田淑琴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不一会儿工夫,田淑琴就来到了医院,她拉住亲家的手:“恭喜您当上了姥姥。”

一家欢乐一家愁(1)

对待­干­部不要求十全十美,能力差一点不要紧,勤能补拙;如果老实人还不知道勤奋,不能做到笨鸟先飞,其结果是——掉队。

十八

桂为民再也坐等不住了,必须去省委状告董作为。

石秘书告诉他,邓书记很忙,改日再见。

桂为民说有急事,不会耽误邓书记很长时间,并再三强调,人已到了省城,来一趟不容易,请石秘书网开一面,给一次机会。

石秘书把情况向邓书记作了汇报。

的确很忙,中央领导马上要来视察,得准备——安排视察路线和省委、省政府向领导的汇报材料。

既然来了就见上一面。

桂为民忐忑不安地走进书记办公室。

“邓书记,对不起,打乱了您的计划。”桂为民说。

“来之前怎么不联系?”邓中康问。

“情况紧急,不得不先来后报。”桂为民准备说先斩后奏,但又觉得不妥,才改口。

“什么紧急事?”邓中康问。可以猜出几分,无非是说董作为的坏话。

党政一把手能团结的不多,但明显不团结的还没有。专员一般不找省委书记,找书记就是班子团结问题。

“董作为越来越不像话。”桂为民说。

邓中康打开笔记本,开始在上面记录。

桂为民列出董作为三点问题:第一,擅自动用房改资金,给私营老板搞房地产开发;第二,其儿子在其老婆的支持下,垄断建筑市场;第三,作风有问题,表现在:一是工作作风浅薄,不­干­实事,专­干­一些玩物丧志的事,如为迎合省人大王主任到处收集根雕盆景;二是男女作风有问题,与一名女老板有染。还在家中养了一名女按摩师,每晚给其按摩。

点明这些,桂为民又逐条进行解释。

邓中康边听边记录边思考——如属实,这就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桂为民知道邓书记与王主任不和,所以故意把王主任也扯上。

关于动用房改专项资金的事,桂为民还是昨晚才知道的。他收到一封署名“财漏”的信,信上检举熊世昆将两百万房改资金打到盛丰公司账上。他马上打电话叫来分管财贸的副专员刘祠更。桂为民问他知不知道此事。老刘说知道,是他同意的。气得桂为民火冒三丈,质问他谁给的权力。刘祠更一点都不紧张,也没把他放在眼里,同样竖起眉毛说:“董书记让我办的。”

呛得桂为民无话可讲。

潘露霞想动用房改资金,熊世昆担当不起责任,两个人合谋请董作为发话。董作为知道自己Сhā手政府工作不妥,如果让桂为民来­操­办最好,但是桂为民肯定不办,于是三个人合计,让刘祠更来办。

刘祠更今年五十五左右,­干­不了几天就要退休了,平时他对桂为民颇有微词。桂为民当上专员后收了他的财政支出权,三万元以下的拨款他才有权签字。他分管十几年财贸工作,过去是财政一支笔,如今只有三万元权力。人越来越老,官老不长进,权力越来越小,他当然心里不舒服,总想找个机会向桂为民挑战一次。董作为找他无疑是给了他一次机会,并且有书记挑担他怕谁。他办了,有熊世昆配合办得­干­净利索。

桂为民拿刘祠更没有办法,但拿熊世昆有办法。他叫来熊世昆,劈天盖地地一顿训斥……气总算出完,没想到熊世昆狗仗人势顶起牛来:“找我出气有什么用,有本事找董书记去!”

桂为民还想发火,熊世昆没等他张口先发制人:“告诉你,不要以为我老实好欺,狗逼急了还要咬人呢!”

桂为民越想越气,想到自己这个专员当得真窝囊。一刻都不能等了,必须马上去省委告状。动身时,他想到华楚天手里还有材料,于是打电话叫华楚天过来一趟。

一家欢乐一家愁(2)

华楚天知道这次又是要录音带,他准备好了,拿出一盘经过加工后的录音带。要想从这盘录音带中找出问题,基本办不到,但不这样办不行,既要交差又不能得罪人,既满足了桂为民又不得罪董作为,还能保全自己。

华楚天比兔子还­精­,几天前他去省委办公厅,在同学那里得知省委主要领导对董作为印象不好,但是董作为有老书记撑腰还动不了。老书记在省委还有市场,省委常委中除了几名书记、副书记是外地调来外,其他常委都是老书记的旧部下,对老书记的话不说言听计从,也是不敢马虎。动董作为还有一定难度。

桂为民亲自听了录音,听不出名堂。

华楚天解释,说是电话录音机磁头出了毛病,实在不行他本人可以“出庭作证”……

有了华楚天的承诺,桂为民也敢在邓中康面前拍胸保证。

邓中康问,省委调查组没有查出来问题是怎么回事?

桂为民把华楚天侦察到的情况作了汇报,建议只要把董作为调走,检举揭发的人就没有顾虑,董作为的问题就会显山露水。

“你能保证?”邓中康问。

“我敢拿党­性­担保!”桂为民说。敢于拍胸是桂为民的一大优点。

桂为民走后邓中康着实为南集担忧。

这几年南集发展缓慢,经济总量、经济块头增长不大,一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如人家一个县,财政收入不够吃饭,长此下去南集将会影响全省均衡发展,要拖全省的后腿……

董作为是个老实人,大家都是这样反映,他也感觉得出来。但是老实人不能办结巴事,老实人办老实事还是可以的;老实人丢掉了老实为人,那就失去了唯一的优点——诚实。对待­干­部不要求十全十美,能力差一点不要紧,勤能补拙;如果老实人还不知道勤奋,不能做到笨鸟先飞,其结果是——掉队。

邓中康又想起桂为民,此人是个将才而不是帅才,聪明又能­干­,有魄力也有闯劲,但就是缺少冷静、缺少思考。不过南集这个地方让他这种人闯一闯说不定也会上去。

正在思考,电话铃响,是省长江山仁的电话。江省长已把向中央领导的汇报材料打印出来,请邓中康修改。

邓中康请他来一趟。

省委和省政府分两处办公,好在办公楼相隔不远。

一杯茶的工夫江省长就到了。

“书记,你找我来一定有大事要研究!”江山仁笑哈哈地讲。

两人合作很好,堪称两个一把手合作的典范。邓中康时常在地市州委书记会议上讲:“党政一把手的团结,关键在党委一把手。书记的姿态要高点,要主动支持关心政府工作,不要老认为自己是班长,是党委书记,任何事不与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商量,自作主张,这样不好……如果都能做到我和江省长这样团结,那么我们省委、省政府就满意了。”

邓中康说:“还不是南集董作为的事,这次我的决心已定……”

“可以。刚才见到桂为民同志……董作为同志不能再留在南集。”江山仁附和道。

“关于董作为同志的安排不久前我接到一位老领导的电话,说董作为想当省政协副主席兼*部长。目前这个位置已经有人,等年底人大政协换届选举再考虑。暂时让他先当常务副部长……南集书记让桂为民同志担任。这个同志优缺点都很明显,目前只有他最合适。再调一个专员到南集,人选未定,找你来也是商量这个事。”邓中康说。

大盘已定,但是没有全权包揽。专员这个位置让省长拿主意最合适不过。虽然­干­部是由书记拿盘子,但是全权包揽不利于调动省长的积极­性­,从团结出发,从工作出发,还是由省长来定专员人选合适。

一家欢乐一家愁(3)

“我看让省政府副秘书长林汉水去合适。这个同志是博士毕业,专家型人才,­性­格温和,跟桂为民急躁­性­格正好互补。”江山仁似乎早有准备。

“那就这样定了,下午召开书记办公会。”邓中康喊来石秘书,“你把下午书记办公会通知下去。”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