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风云之2风起云涌 > 第70节:第十三章护乌丸校尉(1)

第70节:第十三章护乌丸校尉(1)

现在整个幽州都已经知道鲜卑国发生了叛乱并且得到圆满解决的事。刘虞和刘两位大人看到鲜卑国四部鼎立,鲜卑大王的权利被极大削弱,心里大喜,嘴都笑歪了。

鲜卑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现在鲜卑四部都忙着划分权利,重建自己的势力,互相间争得不可开交。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联合出兵入侵大汉已经成了梦想,就是他们自己都要互相小心戒备着对方。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偏偏就是一心想重建强大鲜卑国的慕容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让这个满怀雄心的鲜卑强者感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再难力挽狂澜了。

不久,关于慕容风和汉人秘密勾结,­阴­谋策划推翻和连,分裂鲜卑的消息慢慢地在北疆传了开来。而舞叶部落的突然背叛和定居大汉,似乎为这个传言做了一个不容置疑的注脚。幽州的报捷文书和各地官吏的秘信像雪片一般飞向洛阳。

矛盾的焦点慢慢地集中到幽州刺史刘虞的身上。

第十三章

护乌丸校尉

就在这个时候,刘虞突然病倒,而且是整日卧床不起的重病。在幽州战事尚未结束,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他不能处理幽州政务,等于给急需治理恢复的幽州雪上加霜。刘虞随即上书朝廷,请辞幽州刺史一职,回家养病。他命令手下以八百里快骑将自己的文书送达京城洛阳。此时,鲜卑国慕容风和幽州大员互相勾结的事情尚未在洛阳士大夫中传开。天子随即御批,准其所请让刘虞回青州老家养病。

同一时间,上谷郡太守刘以自己年老多病,难以继续在上谷郡主持军政为由,告老还乡。

刘虞在辞官之前,说服右北平郡太守刘政,迁升李弘为卢龙塞边军的别部司马。

这别部司马一职和军司马的秩俸是一样的,但职权要大一些,他可以和都尉、校尉一样领军出征,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而且他可以率领一部人马,按照正常的边军建制,就是两曲人马,大约一千两百多人。而且别部司马有个特权,他可以依据具体情况便宜行事,统领更多的人马,三曲甚至四曲以上。像李弘现在统率四千多人,就有五曲多人马了。但别部司马仍然是低级军官,无权设立下属掾史,比如管理兵事器械的兵曹掾史、主管禀假禁司的禀假掾史,还有主管军法违纪的外刺、刺­奸­等。

刘虞同时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刘两人在辞官之前,联名向朝廷举荐李弘为上谷郡都尉。

过去那个都尉是当今朝廷司徒大人的侄子,从任命那天开始就没有看到过人,至今那个都尉是什么模样两人都不知道。这次鲜卑入侵,仗还没有打,一纸公文就把他“调”走了。边郡的都尉一般的世家门阀子弟都不愿来做,这里离中原太远,荒凉、危险、没有油水,生活条件差。在这里任职的大部分都是边郡当地人,或者得罪了朝中权贵被贬到这里的,再不就是挂个名,等待升迁。

刘虞知道以李弘的资历、出身,无论军功多少,想坐这个秩俸比两千石的位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以公孙瓒来说,他的家世本就不错,还是当代大儒卢植的门生,军功无数,在北疆声名显赫,但迁升到秩俸比两千石的辽东属国长史一职,前后也花去了他十几年的时间。虽然李弘的机会好,适逢鲜卑人入侵,连番大战,连番大捷,连番建功,在几位边郡大臣的照顾下,飞速迁升到别部司马一职,但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许多为官多年的下属已经开始愤愤不平。

这次李弘率部先后参加了渔阳城解围战,陂石山夜袭敌人军需车队,鹿亭伏击慕容绩之战,治水河围歼拓跋韬部,葬月森林一战虽然折损了大量俘虏、造成拓跋锋再攻马城,但随后李弘率部坚守马城二十多天,逼迫拓跋大军无功而返,也算是一场胜仗。在羊角山为救援入汉的舞叶部落,伏击魁头六千大军大获全胜。以上多场战斗加在一起杀敌逾万,俘敌逾万,为击退鲜卑人的入侵立下了汗马功劳,按军功应该大大嘉赏,不然未免太为不公。至于朝廷封赏不封赏,那就不是两个人所能决定的了。秩俸比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必须天子御批,否则谁都无权任命。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