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少林方丈 > 第一章

第一章

这才是武帝忍无可忍的!

夜深时分,激愤难已的武帝独自在屋内踱来踱去,仿如一只被关进栅笼的狮子。他的目光­阴­厉、神情威烈——除了爱妃李娥姿,满朝文武甚至所有掖宫的宫人卫士中,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料到,一向温和憨厚的武帝还有这样的神情!

此时的武帝两手攥得快要出血:­奸­相一党丧心病狂,恶贯满盈,又逢内部崩裂之际,此时乘势诛逆,必得人神共助!

娥姿发觉,这两天,武帝每到夜半时分又开始出现虚热冷汗之症了。

自长兄明皇帝被毒弑后,武帝嗣位的这十多年里,每当他遇有什么重大心事时,夜间总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娥姿用汗巾轻拭着武帝身上的虚汗,一面轻轻地为他抚捏着额头的印堂、太阳,脊背的心俞、关俞,颈部的风池等|­茓­位,使他绷紧的心神渐渐得以舒缓……

武帝终于深深地叹了口气。

十几年来,多少风诡云谲、刀光剑影的夜晚,他都是在李妃这般深情的抚摩中终于放松了绷紧的神经和身心,一天一天撑过来的。

待听到武帝的呼吸渐渐缓弛下来时,李妃一面用柔软如绸的手儿在他身上轻轻游走、一面悠悠低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音……

武帝焦躁紧张的心绪在爱妃李娥姿的似水柔情中渐渐平息了下来。他呼了几口气,仿如在半昏半睡中,轻轻握着娥姿的手,沉吟再三后,终于把一桩天大的心事吐露给了娥姿……

娥姿这一惊实在是非同小可!可她表面却未显露出紧张。

自小便开始历经世事和命运沉浮的娥姿,加上多年来和武帝一起过着刀光剑影、韬光养晦的日子,早就练成了机敏的心智和沉练的外相。

此时,她把脸儿偎在武帝的膀子上,停下了歌吟,而绢绸般柔软的手儿依旧在武帝胸腹上游走着……

李娥姿原是南朝王公之女。当年,娥姿的父亲安国公在江陵之战中城陷被俘,公府上下男女老少数十口统被当时还是北魏太师、大冢宰、大司马的武帝的父亲宇文泰的俘虏。

那是一个隆冬酷寒季节。南朝被俘的王公贵族们连同他们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们,和数以万计普通的南朝俘兵一样,被人用同一条绳索捆缚着,千里迢迢、顶风冒寒的被人一路押解到北魏都城后,分配到各王公将相的府上做奴为婢。

娥姿的父亲被押往北朝的途中便因病身亡。全家人四分五裂分发到北魏各王公府上为奴为婢。生得颇有几分姿韵又知书达礼的十二岁的李娥姿被太师宇文泰留下,赏给了当时还是鲁国公的武帝做了侍女。

娥姿自幼攻书习文,就算沦为奴婢,她身上的高逸气韵也仍旧难以遮掩。武帝很快发现了娥姿过人的才智,于是将她收为侍妾。娥姿文采横溢,闲暇时仍旧披览古今籍册,偶尔也能为武帝释译今古,武帝越发引她为知己。废魏建周后,武帝被封为鲁王,武帝奉明皇帝遗诏嗣位后,诏娥姿所生的皇长子宇文-嗣袭武帝鲁王的封号,娥姿也从侍妾到夫人,又从夫人被晋为姬嫔,最后册为帝妃。­奸­相擅政的十几年里,夫妻二人患难与共、相知相依。后宫六七位嫔妃夫人当中,武帝所有心事也只有李妃一人尽皆知悉。

武帝在李妃的抚摩下渐渐入睡了。

娥姿却在黑暗中大睁着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她心内蓦地一动!

天­色­微亮时分,娥姿终于忍不住摇醒了武帝……

武帝虽觉此计颇为稳妥,转而又有些犹豫:“娥姿,如此为之……是否会遭天下物议?”

“陛下,为了大周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非常之时,只能以非常之法而了断啊!”娥姿道。

武帝又沉思了一番:“此事……是否与孝伯和王轨再商量商量更为稳妥?”

李妃忙道:“陛下!家国存亡的生死关头,少一人知悉便可多一分的安全。当年三皇兄

闵帝与大臣谋除­奸­相,便是知情者告密导致杀身之祸。臣妾以为,陛下若担心势单力薄,倒是六弟卫王,与陛下原本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又因新近被­奸­相罢黜而对­奸­相仇怨之际,陛下不妨与六弟合力为之!”

武帝和李妃二人又再三再四地斟酌了各处细节,觉得万无一失时方才决定依计而行……

天和七年三月,太师、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率部出巡同州返京。

宇文护依例进宫,到文安殿面见武帝并禀说西巡诸事。叙谈中,宇文护看出武帝面露忧烦之­色­,疑惑地问:“陛下面露忧­色­,可有什么烦恼之事?”

武帝犹豫了一会,叹气道:“唉!皇兄不知,太后虽春秋至尊,这两年竟越发醺饮无度,酒后常有失态之事。弟虽数次劝谏,太后不仅不肯听从半点,反倒呵斥弟多事。弟闻听百官常有私议,此虽后宫家事,毕竟有伤朝廷脸面,故此烦恼。”

宇文护点头道:“哦,此事臣也有所耳闻。”

武帝沉吟了一会儿说:“皇兄,太后一向都听皇兄的。此事,若皇兄亲自劝谏太后一番,弟想,太后当会稍有戒减的。”

宇文护面露犹豫:“这个……”

武帝面带愧­色­:“咳!皇兄常年南征北战、日理万理,为军国大事­操­劳忧患,正值壮年却已是发须多白。弟每日在京城宫中坐享安逸,本不当再以此烦琐家务加累皇兄,可是酗酒之事弟也曾劝诫太后多次,太后不仅不听,还呵斥弟多嘴碎舌。弟遥想当年儿时,太祖征战南北,曾把太师府家中内外诸事尽付皇兄一人掌理。皇兄那时虽说年长,却也只不过是一介少年,而阖府老少主仆百余人,皇兄一人竟能处处料理得不严而肃,不怒而威。上下人等、兄弟姐妹,有谁不钦服敬佩的?如今,皇兄在外征杀御敌,回朝替弟分担万机之劳。我大周国方得有今日之大周。朝野也算得一片清平。弟生­性­喜静不喜动,平时既不能助皇兄署理军国繁事,如今竟连内宫也难料理得齐全了,说来实在惭愧……”

闻此言,宇文护一时记起当年太祖率兵南北征杀时,兄弟姐妹甘苦与共的诸多往事,不禁触动了几分的亲情来:“哪里!哪里!我不过是仗着诸位长辈的扶持和兄弟的抬举罢了。陛下,太后酗酒之事,不是为兄有意犹豫推脱,只不知从何开口,才不致伤了太后至尊,又可使她从此稍知戒减?”

武帝见说,忙捧出一份誊得工工整整的《酒诰》,双手递给宇文护:“皇兄,这段日子为太后酗酒之事所扰,弟参照周文王的酒诰,加上一些感悟,得了这份《酒诰》。皇兄请看,若以此劝诫太后,还算稳妥么?”

宇文护接过酒诰浏览了一番,不禁动容道:“嗯!此酒诰言词恳切,至纯至孝、至情至理,极是感人!太后闻听定会有所省悟。”

武帝面露喜­色­:“弟几番想以此酒诰劝戒太后,却又怕太后不待弟读完便大发雷霆之怒。因太后一向敬服皇兄,此酒诰若由皇兄宣读并劝谏一番,弟再跪请太后为国为家,请太后今后饮酒稍有减戒,不知可行得通?”

宇文护想了想:“嗯,这主意不错!臣愿替陛下排解忧烦,臣这就和陛下一同到掖宫劝戒太后。”

二人当下便离开文安殿,过掖门、穿御花园,一路径往太后所居的含仁殿而去。

正值阳春三月天,御花园里绿柳依依,红桃灼灼。因劝戒太后戒酒本属家事,两人也未带左右,一路度廊过桥地来到含仁殿外。

宇文护来在殿外时,神情略犹豫了一下,一只手不自觉地扶在腰间的剑柄,双眼在四周迅速睃巡了一番,见没有什么异常时,方才缓缓移步进殿。

.。,,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