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听罢,哼了一声,要警卫员去传骑兵们买饭吃,饭后就走,要四支队那个团还回路西。然后坐下写信,信写好了装进信封,交代娜米斯:“给谭岳的信,让老罗看了再封口,请梅老派可靠的人送去。日军在华中敌后总企图是大致保持三方势力均衡,不然他生存不下去,这种三角斗争局面可能也是长期的,老罗知道怎么料理它。现在桂军171师休息了半年,172师休息了三个月,138师也休息了70天,而日、伪和韩、桂的重兵车轮战,使我四、五支队一天休息时间都没有,第三次反击桂顽不可能顺利。请告诉罗老总,千万别动肝火,保存住主力就有办法。我要马上回黄桥,来不及给谁写信了,托你两件事,你再累也要替我办好。”
娜米斯接着吃:“你讲,我能记住。”
“用老罗电台,我的名字,给陈、粟发一份亲启急电:罗(炳辉)东援不可能,黄(克诚)南援不容易,小型战役寄希望于远距离援兵是危险的。‘韩不攻陈,黄不攻韩’,这样提法价值仅在政治方面,军事上对韩方并无威吓作用。陈、粟会明白我的意思,不用细说理由。”
“唔,唔,你讲。”
“再给少奇同志发个电报。我是陈、粟派来领路的,同时又作为陈、粟代表来晋见中原局,接受指示的。少奇同志三次组织淮南主力东援都因他方牵制而未能实现,但他已尽了最大努力,黄桥前线全体指战员非常感谢中原局的关怀和支持,请少奇同志相信陈毅同志,黄桥方面虽有困难、危险,绝无大的失误。”
天保说罢就走,还是22骑,向东急驰而去。
“韩不攻陈,黄不攻韩”果然没吓住韩方,韩德勤集中五万人马,从三个方向对陈、粟部发动进攻。
于是发生了“黄桥决战”。战役从10月3日上午正式打响,到5号夜间基本结束,6号是搜索残敌了。此役陈、粟部应战兵力仅7000人,实际参战只5000余人,结果韩方89军和独立第6旅被全歼,韩德勤仓皇逃往兴化。陈、粟乘胜席卷了东台、海安等地,苏中区局面完全打开,根据地实控区人口近400万。
八路军黄克诚纵队于10月4日由涟水县境东进,至8日占领盐城,10月与陈、粟会师于东台。至此,苏中、苏北基本为八路军、新四军所控制,韩军残部尚有四万余人,退踞曹甸、车桥一个狭小地区,无大作为了。
西线情况复杂又紧张。
李品仙二次出马,指挥部设在路西南区之古河镇,171师曹副师带上李品仙赏的棺材上前线,担任前敌指挥。
当桂军备战时,谭岳愁得要命,忽接天保来信,他便有了办法。他的“黄雀在后说”,李品仙接受了,138师置于巢县东乡,作总预备队。
10月12日,桂军171、172师加二等部队共两万余人,采取密集队形,稳扎稳打,向路西北区慢慢滚。新四军四、五支队持续作战时日过久,此次又是远距离机动,过于疲劳,消耗又未得到补充,打响之后显得有些被子动。战至10月20日,根据地南沿丢失村镇40处,总算稳住了阵脚,与桂军形成对峙。双方伤亡都大,桂军也弄得很疲劳,再向北滚,真是寸步难行。
谭岳于10月19日夜晚,把全师带到含山县北乡秘密住下,却不知会李品仙。
李品仙本来指挥声望不高,打成这个局面,实在不好收拾,也解不开个中之谜。胖老罗队伍刚与日军大打了半月之久,来路西应战的充其量不过万余疲兵,为什么还这么硬?于是传令全线停止进攻,团长以上指挥官来指挥部开会,研究破阵之策。会议一开始就互相埋怨,吵了一整夜没结果,谁料21日拂晓,日军突然冲进古河镇里来了。
日军是奔袭性质,共三个联队,万人光景。按广西军在场的实力、装备与战斗力,对付日军三个联队并不难,但他们枪口向北,侧翼暴露又不防日军,结果是“一步将军”,李品仙若无卫队营死力保驾,也可能让日本兵用刺刀给挑了。因为团长以上军官全不在位,桂方参战部队一团乱,形不成有组织抵抗。然而,广西军战术反应灵敏,拼搏顽强,乱冲乱打,把日军也冲乱了。于是乎,犬牙交错,乱七八糟的混打一气。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