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浩剑长空 > 第一章 青衫少年

第一章 青衫少年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这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乃南宋时期的一位大词人,爱国志士。此人姓辛,名弃疾,号稼轩居士,他时以气节自负,常以功业自许,所作之词更是豪放磅礴,沉雄悲壮,一生为抗金收复故地呕心沥血。

此时正值南宋末年,金国初亡,辛弃疾亦已逝世多年。

在河南登封少室山山道之上,却有一个少年,约莫十仈jiǔ岁年纪,身着青衫,骑着一匹瘦马沿着山道缓缓而行,口中不由默念着这首《南乡子》,虽是满目青山层叠,风光无限,心中却是无比惆怅。

他长剑悬腰,一张还略显稚­嫩­的脸上却已微露风尘之sè,眉宇间显得心事重重,道上的绝美风光却是令人更增烦愁。

这少年姓虞名青融,汴京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十余岁时被中州名侠柳一帆收为弟子并传授武功,只因柳一帆年少时曾得少林寺高僧智源大师指点,一直感怀于心,每年都要上山拜会智源大师。这一年柳一帆身体有恙,却也不愿因此缺了礼数,于是就让弟子虞青融代自己亲赴嵩山少林拜访智源大师,同时也好让虞青融见见世面,积累些江湖经历,若是能得大师指点一二,就更是受用无穷了。

不知道师父的身体好了没有,虞青融暗暗想道,虽然师父身子无甚大碍,但还是不由得一声轻叹。随即又想起了师父的女儿柳惜君,本来师妹柳惜君也要随自己一同前来的,只是想到要照顾师父,同时少林寺规从来不许女流入寺,也就作罢。

想到此处,虞青融不觉胸口一热,心情略略好转。暗地轻轻吟道:“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却是辛弃疾的《一剪梅》。

虞青融最是喜好辛弃疾的词,而此时北方已是尽属蒙古,南北虽然尚未购衅,沿途却已是剑拔弩张,兵锋一激便起。中原经历数十年刀兵,更是满目疮痍,遍地荒凉。

虞青融只觉心中郁郁,虽为想念佳人,更为宋室小朝廷苟且偷安于半壁而悲愤,眼看中原沦陷于胡人而不思收复,如今蒙古疾起大漠,虎视东南,朝廷却不知振作,依然rì夜莺歌燕舞,恐又将蹈中原之覆辙,江南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又将如草芥般陷于蒙古的铁蹄之下,更是不觉怆然。

少林寺地处河南少室山,但见山势颇陡,山道却是一长列宽大的石级。对面山上五道瀑布飞珠溅玉,奔泻而下。虞青融下马牵缰顺着山道转折而行,过了一个弯,遥见黄墙碧瓦,寺院巍峨。

他望着连绵屋宇出了一会神,心想:“少林寺号为天下第一名刹,素为天下武学之源,可惜也已身陷北方胡虏夷狄之地一百余年,百余年来风云变幻,少林寺却颇得金人恳慕尊崇,金朝虽亡,蒙人又兴,少林寺又何当自处?”

虞青融心底暗暗思索,更添愁闷,缓步走向寺前,但见树木郁郁葱葱,石碑林立,随处可见,只是大半皆以破损,字迹难清。

前行数步,瞥眼看到一块石碑上书“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虞青融踱步上前,将马拴在道上的一颗苍天大树上,俯身细看,但见碑文记述:少林寺建于魏孝文帝,太和中造舍利塔,翻经堂,大施兴建,不rì就工;周武帝建德中,断释老之教,佛寺全被废毁;北周静帝大象中,初复以陟岵为名;隋开皇中,寺名仍旧;大业之末,国家混乱,寺为山贼所劫,纵火众宇同灭;唐代初年,郑王王世充乘其地险拥兵洛阳,秦王李世民在讨伐王世充征战中一时失利,少林寺僧志cāo、昙宗等助战有功,擒充侄仁则归秦王,立下了汗马功劳,秦王嘉其义烈,乃敕书慰劳,封参战的昙宗为大将军,赐田四十顷,水碾一具,允许少林寺豢养僧兵,以作自卫。

虞青融看罢碑文,不禁暗自感叹:“唐太宗时少林武僧为国戳乱,名显朝堂,可惜世事无常,少林虽为天下武学正宗,亦抵不住兵戈战火,虽然寺内藏龙卧虎,高人辈出,却也逃不过盛衰更替,几迭兴亡。”

心中如此想着,不觉已走到寺前,猛然听得一声呵斥道:“你是何人?到此何­干­?”

虞青融停住脚步,抬头看时,却见寺门前两个灰衣僧人,连忙躬身行礼作揖道:“在下虞青融,汴京柳一帆是在下家师,家师昔年曾受贵寺智源大师恩惠,一直感铭于心,今rì特命晚辈前来拜会大师,还望两位高僧予以指点。”

两位黄衣僧人见虞青融谦恭有礼,脸sè稍微缓和,对视一眼,年纪稍长的僧人对虞青融说道:“你是柳居士的徒弟?要见智源师祖?”

虞青融来时就听师父柳一帆细细说过少林寺的辈分排位,现今少林的四代僧人辈分为广智明善,这两人叫智源大师师祖,当是善子辈的了。

虞青融谦恭问道:“正是。敢问两位大师可是善子辈的高僧?尊号如何称呼?”

年纪稍长的灰衣僧人单手合十道:“施主莫要折煞了小僧,小僧何德何能敢称大师,高僧更是可望不可及,合寺能称得上高僧的,恐怕也只有主持智诚方丈和罗汉堂首座智源师祖聊聊数人而已,不过施主对鄙寺倒也知之不少,小僧法号善见。”手指身旁的僧人道:“这位是小僧的师弟,法号善因。”

虞青融微微一笑,将师父的书信和拜帖递上,说道:“还要烦请两位师傅代为通报。”

善见接过沉吟片刻,说道:“既是如此,还请虞施主稍待片刻,待小僧禀报智源师祖。”

虞青融微微一笑,双手抱拳道:“那就有劳了。”

善见双手合什,回了一礼,大步向寺内走去。

只听善因对虞青融笑道:“智源师祖年少时云游江湖,行侠仗义,得他恩惠的人可着实不少。不过师祖生xìng淡泊,不喜见人,若非你是柳居士的徒弟,这一遭恐怕要白跑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