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炮兵应立即向川心店前进;
16.望十纵及三师抓住增援公主屯之敌;
17.关于包围敌第二师给四纵的命令;
18.十一师应进至马堡子一带防敌撤退与增援;
19.望三纵令九师首先歼灭敌一九五师;
20.六纵应正面抓住敌人;
21.望一纵向老边方向派出有力部队;
22.关于歼灭由石佛寺以东向西增援之敌给十纵及三师的命令;
23.给独五师于明日进至调兵山以南的命令;
24.望四纵各师监视敌二○七师的行动;
25.三十师应到东蛇山子一带协作二十师作战的命令;
26.给炮师关于向公主屯以南前进的命令;
27.关于第六、七纵、炮兵统归二纵指挥的命令;
28.关于歼敌五十五师给二十九、三十师的命令;
29.给骑师关于明日向沈阳近郊前进的命令;
30.同意关于二、七纵、炮师五日二十时关于协同作战的报告。
一封电报,少则几十、上百字,多则几百、千把字,这一天30封电报,该是个什么篇幅?他脑子里的那个车轱辘又是怎样飞转的?
这些只是给下边各部队的电报,还有给上级的呢?而且,那是战争年代,是不是还有遗失的呢?
接下来的3天,分别是28封、27封、19封。
同年5月24日的电报,竟达39封。
不知道是不是林彪的最高纪录。
也不知道是不是中国将帅的最高纪录。
在锦西,在四平,在双城,在牤牛屯,林彪那双穿着布鞋、或大头鞋、或皮鞋(很少穿皮鞋)的脚,在地上踱步。有时踱到墙下地图前就看起来,站累了就坐着看。不时伸手去桌子上布袋里抓把炒黄豆,放嘴里咯嘣咯嘣地嚼着。有时踱着踱着,或是看着看着,就对秘书季中权说:“小季,记录。”就开始口述电报。一口气儿能口述几封电报,一字一句绝少重复。无论前方战事如何激烈,乃至千钧一发,那口典型的鄂东口音总是一个腔调,让人感觉不到任何情绪的起伏跌宕。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