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枪杆子1949 > 第三章各打各的算盘(4)

第三章各打各的算盘(4)

11月25日,华北3兵团隐蔽东进,29日进至张家口外围怀安、渡口堡、洗马林地区。12月1日先后占领柴沟堡、怀安、旧万全、沙岭子等地,形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态势,拉开了平津战役的序幕。

傅作义的第一个反应,是立即将他的王牌35军从北平拉去张家口——从此,他就身不由己地按着毛泽东的指挥­棒­,紧张而又痛苦地动作着,直至宣布起义。

就在傅系主力4个军被诱至平绥线上时,傅作义发现林彪主力一部已经进关,遂急令35军撤回北平,104军、16军前去接应,并将防守津塘地区的92军、94军、62军调来北平。一阵手忙脚乱后,104军、16军被歼,35军被围,平绥线被截断,西去绥远已成泡影。

毛泽东一招“引蛇出洞”,打乱了傅作义的整个防御部署,拖住了傅作义集团,同时也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争取了时间。

接下来就是包围北平,隔断北平、天津联系,再隔断天津、塘沽联系,孤立天津。

傅作义的一字长蛇阵,被断成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五坨孤立无援之敌。

在此期间毛泽东发出的数十封电报,最能体现其战略思想的,是12月11日9时给“林罗刘”的一封电报中的一段话:

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十二月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县),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

这就是堪称兵家绝唱的“隔而不围”、“围而不打”。

为了万无一失,毛泽东还要求其他战场照此办理,以配合平津战役。

在同一封电报中,毛泽东又说:

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于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已歼约一半左右)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

淮海那边留着个杜聿明吊着蒋介石的胃口,平津这边留下个傅作义的心头­肉­35军,这一刻就是毛泽东替蒋介石决策叫傅作义逃跑,傅作义也拔不动脚了。

毛泽东用兵用到对手心里去了。

中央军也好,察绥军也罢,再也不用在傅作义的手忙脚乱中东跑西颠、疲于奔命了。把双手Сhā在背后裤腰里的傅作义,也只能像那些被围被隔的部队一样,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办公室里团团转了。

肖华的《长征组歌》赞叹:“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集军事统帅与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毛泽东,一生指挥和参与指挥的战斗、战役,次数之多,规模之大,胜利之巨,在古今中外的战史上都是可以大写一笔的。特别是在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中,表现出来的恢宏气度和非凡智慧,几乎是无与伦比的。与毛泽东生于同一个时代,那是个靠枪杆子打天下的时代,而又成为对手,实在是一种悲哀。

不过,毛泽东的用兵如神,也有普通、平常的一面。

毛泽东的用兵,是一心一意地用兵,是把文韬武略都用到敌人头上,把对手的心思、路数一步步都算计得周周到到的,再一环扣一环地请君入瓮。

蒋介石那兵、那心计,都用到共产党身上了吗?

仅此一点,蒋介石再有800万大军,也不够共产党消灭的。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