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海湾战争 > 21 日当地时间零点45 分,伊拉克向沙特发射了7 枚飞毛腿导弹,4

21 日当地时间零点45 分,伊拉克向沙特发射了7 枚飞毛腿导弹,4

利。

在宰赫兰的美军司令部里,施瓦茨科普夫、沃勒等前线指挥官们对伊拉

克频频向以­色­列和沙特发­射­导弹十分焦虑。以­色­列不断向布什政府施加压

力,而布什也一再保证,美军将尽全力搜寻未被摧毁的导弹发­射­架,使之不

再构成对以­色­列的威胁。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最初几天的战绩不像原来预

计得那么乐观。布什总统多次向前线询问轰炸的效果,可施瓦茨科普夫上将

就是无法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布什问鲍威尔将军,大轰炸到底效果如何?这

位平时总是能简短而准确地回答总统询问的四星上将,这会儿也默默不语。

布什只好半开玩笑地说,他只好对前线战况加强微观控制了。此语惹得在场

的高级助手们哈哈大笑。不过,外界已明显感觉到,无论是总统、国防部长、

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还是总统发言人菲茨沃特,在对战况估计和战争

前景的预测上,语调显然不像刚开战时那么乐观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使伊拉克顶住多国部队的强大空袭呢?从外电及军事

分析家们透露的消息中证实,在将近半年的时间中,伊拉克为对付强大的、

装备­精­良的多国部队,做了充分的准备。积8 年两伊沙漠战之经验,它为隐

藏飞机、坦克、步兵和导弹想出了各种办法,还在与沙特接壤的伊、科境内

修筑了固若金汤的防守阵地:由多层地雷阵、铁刺网和铺设了油管或放了油

桶的宽18 米、深6 米的坦克障碍堑壕组成的防线,既借助了巴列夫防线的特

点,又有借助两伊战争经验的发展。这种防线对各种类型的坦克来说,都是

难于越过的。伊拉克的兵营、坦克就在这几道防线的后面。这种预御工事也

证明了伊拉克是在准备打一场长期的防守战。

伊拉克1990 年8 月2 日出兵侵占科威特后,在国内,即向人民广泛宣传

科威特在历史上属本国巴士拉省管辖,收复科威特是“祖国统一”的行动,

是“正义之举”;国际社会的谴责是对伊拉克“内政的­干­涉”;号召人民为

捍卫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血战到底。萨达姆多次声称,绝不屈服于美国为

首的多国部队的压力,决不放弃科威特,要展开“圣战”,战斗到流尽最后

一滴血。1990 年8 月以来,伊拉克几次扩军,使其正规军由90 多万迅速扩

展到125 万人。美国对伊拉克宣战后,伊拉克开始进行全面动员。1 月17 日,

伊拉克政府宣布35—37 岁的男­性­公民一律参军。第二天,又发出凡是四肢健

全的男­性­公民都要到募兵站去报到的命令。与此同时,伊拉克把大量轻武器

发到市民手中,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局面。多国部队的轰炸,不但没有吓住伊

拉克人,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反抗情绪。[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 1 7 Z . c O m]

还有,在1980 年到1988 年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修筑了许多永久­性­工

事和非常牢固的隐蔽部,当时又对原来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完善和增建,使其

抗打击的能力又有很大提高。据西方记者报道,伊拉克为隐蔽其飞机不被敌

人摧毁,曾耗资数十亿美元在全国建造了8 个被称之为“超级基地”的现代

化空军基地。这些基地内建有坚固的机窝300 余个,每个机窝可容纳数架飞

机。机窝顶部是1.2 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最上面铺有很厚的沙层,即使炸弹

直接命中,也难于将其摧毁。机窝的门为加注混凝土的铁门,重40 吨,门前

筑有防沙堤,可防止敌导弹从前方攻击。每个基地设有5 条滑行跑道,以备

应急使用。这些基地的牢固程度超过北约军队的同类设施。

伊拉克的指挥所则更加隐蔽和牢固。据称,萨达姆的指挥所和隐蔽部有

数十个。其中,位于朱佐德行政大楼下面的一个指挥所,1990 年12 月才建

成交付使用,耗资7500 万英镑。里面装有齐全的电子设备,可供萨达姆随时

掌握战争进程。外电报道,萨达姆最喜欢的一处隐蔽部是巴格达机场附近的

阿布古拉普宫。它是一座复合建筑物,建在地下15 英尺深处,有60—70 个

房间,包括指挥通信中心和其他辅助设施,可随时对部队进行指挥和控制。

在巴格达城地下,“机关”重重,布满地道,可屯兵数万。在修筑地下

隐蔽部方面,伊拉克很有战略上的远见。据一名受雇修建工程的英国人士说,

在过去的10 年中,伊拉克政府规定,凡新盖的官方建筑物都必须要提供一个

隐蔽工事,否则,政府不准兴建。因此,伊拉克全国各地修建的地下隐蔽部

不计其数,为大批飞机、导弹、坦克和装甲车提供了安全的防空隐蔽条件。

因此,在多国部队飞机、导弹的猛烈轰炸中,伊拉克军事实力仍得以保存。

伊拉克之所以能顶住联军大规模空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采用伪装欺骗

战术迷惑敌人,让敌人摸不清虚实。战前,伊拉克在隐蔽军事目标的同时,

用塑料和木板制作了大量的飞机、导弹、坦克等模型,涂上与真实武器一样

的涂料,置于易被敌卫星和飞机发现的地方。与此同时,伊拉克还从国外购

买了大量的充气坦克、充气战车,随时可用于布置假目标。在对付美国卫星

方面,伊拉克也有高着。他们花几十万美元从西方购买了卫星照片,针对照

片反映的本国军事部署情况进行审查和改进,使多国部队难以识别轰炸目标

的真伪。据开战以来,苏联侦察卫星在伊拉克上空拍摄的图像表明,多国部

队炸毁的伊拉克导弹发­射­架、飞机、坦克、化学武器及核反应工厂,80 %是

模拟和伪装的,其中大部分是木制和塑料橡胶制成的。

伊朗是伊拉克的宿敌,8 年的两伊战争使两国结下了深仇。但为了对付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进攻,伊拉克充分利用伊朗的反美情绪,不惜放弃

部分领土,与伊朗媾和,以换取翼侧的安全,避免腹背受敌。伊拉克稳住了

翼侧,得以从两伊边界抽出数十个师的兵力加强南线的防御。据外电报道,

两伊媾和后,伊拉克航空公司大约200 架民用飞机隐蔽在伊朗的某些地方,

使其在多国部队的轰炸中免受巨大损失。

萨达姆十分清楚,靠自己的几百架飞机与多国部队的数千架飞机对抗犹

如以卵击石。因此,他采取了扬长避短、保存实力的做法。在美国开始大规

模空袭的时候,伊拉克除用高­射­炮、高­射­机枪和部分防空导弹还击外,不争

夺制空权,而是将飞机和导弹隐藏在坚固的洞库中,达到了保存实力的目的。

随后,伊拉克只是使用“飞毛腿”导弹打击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和军

事目标,以图将以­色­列拉入战争。陆军则以躲避联军的空袭为主,不展开大

的行动,其化学武器也未使用。同时,加紧修复被袭目标。据美国五角大楼

的消息说,伊军修复工事的能力之强、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伊拉克在24 小时

之内就把联军炸坏的导弹发­射­架、飞机场、跑道及化学工厂修复了20 %。有

的机场头一天被炸,第二天发现已经修复。许多被炸毁的公路和铁路也在修

复之中。

为了削弱对方的战斗意志,伊拉克还利用战俘开展宣传攻势。海湾战争

头一周,伊军击落了多国部队20 多架飞机,其中大部分飞行员跳伞活了下

来,做了伊拉克人的俘虏。伊拉克政府把抓到的10 多名战俘带到电视台,让

他们在电视屏幕上露面。其中有海军飞行员沙安、海军陆战队员亨特、英国

飞行员尼科拉斯和彼得斯等。伊拉克方面不但让他们露面,还让他们回答问

题。沙安在电视上说:他在美国海军第三十五攻击机中队服役,该中队部署

在停泊于红海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他驾驶的飞机是A6—E “入侵

者”攻击机。当被问到对战争的看法时,沙安回答说:“我认为我们的领导

人和军队攻击和平的伊拉克人民是错误的。”当被问到有什么话要告诉家人

时,他说:“我想告诉我的父亲、母亲和姐姐,我一切都好,请他们为和平

祈祷。”

英国中尉飞行员尼科拉斯在电视上说,他是第十五飞行中队的,他的任

务是攻击伊拉克空军基地。当被问到对战争的看法时,尼科拉斯说:“我认

为这场战争应该停止,我不同意向伊拉克开战。”

飞行员彼得斯的声音在讲话时几乎听不清楚,脸上的表情十分痛苦。

伊拉克的举动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方军事专家

认为,从电视上看这几名战俘,有的脸上带有明显的伤痕,有的表情十分痛

苦,这明显是受到伊拉克方面的虐待,严重违反了《日内瓦公约》。英美两

国外交部还分别召见了伊拉克驻各自国家的大使,严厉警告伊方应遵守国际

公约,善待战俘。可是,萨达姆“不信邪”。就是在美英警告之后,巴格达

电台宣布,将这些战俘分别押在“伊境内的重要科技和经济目标”,以防止

多国部队的空袭。此举更引起了西方的愤怒。

美国总统布什说,这种行动不但粗暴地践踏了有关国际公约,而且是战

争犯罪。布什还警告萨达姆,不要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纽伦堡审判战

俘的情况。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布什和几个同伴驾机执行战斗任务,飞

机被日军击落,布什及同伴们跳伞,布什很幸运地被一艘美国军舰救起,而

他的两个同伴则做了日本人的俘虏。布什后来听说,他的那两个同伴被日本

人折磨得死去活来。从这种经历可知,布什对虐待战俘的行为是多么厌恶!

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英国国防大臣汤姆·金说,伊拉克虐待战俘和强迫他们

说违心话,是战争犯罪行为,萨达姆个人必须对此负责。伊将战俘当“人质”,

丝毫不会影响多国部队对伊军的攻击行动。

战俘风波对西方公众的影响也很微妙。沙安的妻子从电视上看到其丈夫

还活着,十分惊喜,她说:“感谢上帝,他还活着!”而彼得斯的岳母也说:

“啊,我的上帝,求上天保佑,他还活着!”在美国,战俘的录像勾起了人

们对越南战争的可怕回忆。对美国人来说,做战俘和受苦刑是一样的。他们

不仅受­精­神折磨,还遭受­肉­体摧残。一位叫彼得森的越战老兵感慨地说:“这

些人刚被俘,一定很恐惧,他们可能会饿死和渴死。现在让他们做的,正是

当初让我们做的。”

欲知在海湾战争中以­色­列的情况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