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里警告说,“不能让萨达姆完好地保存他的军队和武器”。以外长利维
会见一些欧洲要人时说,如果以色列的生存受到威胁,以色列将采取“最高
调”态度。以总理沙米尔也曾说过,以一旦受到伊的威胁,就将“先发制人
这个一贯原则”付诸实施。
当海湾战争正式展开后,伊拉克多次发射导弹攻击以色列,企图扩大事
态,挑起阿以冲突。对此,美国大力对以色列进行安抚,并运去“爱国者”
地对空导弹,协助以色列进行防御。美国担心,以色列如果参战,可能分裂
反伊联盟,导致其中一些阿拉伯国家改变立场,甚至可能改变战争性质,把
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战争变成阿拉伯世界共同对付美国、以色列的战争。
因为早在开战以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多次说过,如遭到多国部队进
攻,就要袭击以色列。伊拉克用导弹频频袭击以色列的目的,就是引诱以色
列参战。另外,要还击伊拉克就得出动空军或地面部队,而以色列同伊拉克
并无共同边界。以色列如还击就得经过沙特阿拉伯或约旦。而约旦早已宣布
不允许任何国家经其领土、领空对别国发动攻击。如约旦拦截以色列飞机或
其地面部队,就会影响到多国部队中的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使叙利亚、
摩洛哥、埃及、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军队有可能退出或倒戈。
美国于1991年1月18日派副国务卿伊格尔伯格访问以色列,劝以色列
克制,不要影响盟军中的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伊拉克联盟。以色列深知利害,
于是顺水推舟,表示暂不还击,但保留同美协商后进行还击的权利。同时,
在伊拉克导弹袭击以色列的次日,美国急忙用“银河”运输机从西德赶运两
个中队“爱国者”反导弹导弹到以色列,还派出操纵人员,帮助以色列截击
来犯的伊拉克导弹。
以色列的克制容忍态度是出于无奈,但另一方面却使它在政治上和经济
上得到好处。在美国副国务卿伊格尔伯格访问以色列期间,以色列财政部长
向他开列了以色列在海湾战争中遭受损失的一大串清单,堂而皇之地要求美
国为以色列所受损失和安置苏联犹太移民在5 年内补偿以色列100 亿美元。
由于以色列的克制态度,美国同以色列以前的紧张关系也得到缓和,美
国不但答应提供财政援助,还答应提供武器装备。欧洲各国以前对以色列镇
压巴勒斯坦人民起义颇有微词,现在却对以色列的忍让大加赞赏。德国答应
给以色列6.6 亿美元的援助,还答应给以色列反导弹导弹。德国第一批载运
防毒面具和药品的飞机于2 月1 日上午抵达了特拉维夫。既然如此,不战好
处颇多,何乐而不为!
欲知伊拉克“战斗之母”行动情况,且看下文分解。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