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海湾战争 > 7 日,密特朗宣布法国将对联合国动武的决议投赞成票之后,舍韦内芒第一

7 日,密特朗宣布法国将对联合国动武的决议投赞成票之后,舍韦内芒第一

次提出了辞职,但密特朗拒绝了。舍韦内芒说:“我宁愿是一个和平的国防

部长,而不是一个战争的国防部长。”

到1991 年1 月15 日,法国正式宣布参战。舍韦内芒力主把法军的作战

范围限制在科威特境内。当他前往沙特视察时仍强调了这一点,这引起了美

英等国的强烈不满。第二天,密特朗总统向全国发表讲话,声明如果需要,

法国空军将进入伊拉克境内作战。两天后,他又派法国“美洲虎”战斗机进

入了伊拉克领空。对此,舍韦内芒坚决反对,终于第三次递交了他的辞职书。

舍韦内芒辞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湾战事的深入在反伊联盟各国政府

中引起的政治麻烦,反映了欧洲的混乱。舍韦内芒的去职无疑削弱了社会党

的力量,同时也削弱了密特朗的政治地位。路透社在一篇新闻分析中指出,

舍韦内芒的辞职突出表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反伊的最终目标问题上

出现了分歧。文章认为,他的辞职“可能威胁着西方和阿拉伯盟军在即将对

伊发动一场地面战争时的凝聚力”。

无独有偶,就在舍韦内芒宣布辞职一天之后,意大利驻海湾海军司令马

里奥·布拉古亚1月30日也因对“海湾开战表示怀疑”而宣布辞职。在他辞

职的前一天,意大利一家周刊《天主教家庭》引用了布拉吉亚的讲话。他在

那次讲话中说,如果各盟国多表现出“一点明智”并给经济制裁更多的时间

使其生效的话,战争是可能避免的。他的讲话被发表之后,在意大利引起一

场轩然大波。尽管布拉吉亚一再表示这家杂志歪曲了他原意,但在意大利电

台播放了他的谈话录音后,他感到在当时的气氛中无法继续任职,因而提出

辞呈。意政府任命恩里科·马尔蒂诺蒂接替他的职务。

法新社认为,意政府这么快确定新入选的目的是:面对国内强烈的反战

情绪,意大利政府意在表明在海湾问题上立场不变。意大利派了10架“旋风”

式战斗机、5艘军舰和约400名士兵驻扎海湾。1月18日意大利损失一架“旋

风”式战斗机。

在战争初期,德国曾答应提供35亿美元捐助给多国部队或直接受战争影

响的约旦、埃及等国,德国1月29日又向美保证再捐助55亿美元,由于德

国推脱说宪法有限制,不能派兵去海湾,曾引起美国一些议员的强烈不满。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海湾战争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德国,早就被美

国看作是二等盟友。因此,“富有的德国”只能再拿钱。德国政府发言人说:

“这笔捐助是德国同美国团结一致的一个明显迹象。”但是根据民意测验,

80%的德国人希望停火,担心再次被卷入战争漩涡。

许多德国人认为,美国太霸道,太喜欢战争。在德国,反战游行最多。

许多反战游行者举的标语是:“再也不要战争了!”这多少反映了今天德国

的社会意识。

在德国颇有影响的《世界报》曾在一篇社论中说,德国社会中的青年人

总是这样被教育的,即军事防务是不必要的,美国应负责镇压世界上一切邪

恶势力。1990年冷战的结束,对绝大多数德国人来说,最大的轻松不是柏林

墙倒了,不是阎家团聚,而是德国再也不会成为潜在的战场了。慕尼黑一家

大报说,绝大多数德国人真正想要的是自由致富、被人尊敬和不被打扰。

“德国要不要变成一个世界大国呢?”一次民意测验这样问道。“不,

我们应当置身于国际冲突之外。”居然有75%的被调查者是这样回答的。“你

认为谁应是德国今后效仿的楷模国家呢?”是美国吗?只有很可怜的2%的

人同意。是日本吗?也只不过是10%的人同意,那是谁呢?有50%的人列出

了瑞士,其次是瑞典。德国人反美,但对自己国家的公司帮助伊拉克制造毒

气,却很少有人提出抗议。因为那是在“做生意”。

相比之下,日本的情况就更复杂了。日本现在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

家底最富的国家之一,而且日本政府也想做世界政治大国。但海湾战争却使

世人发现,许多日本人仍然更愿意经济上富足,而不主张日本做政治上的巨

人。1月24日,当日本政府宣布再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追加90亿美元

的援助时,日本朝野顿时闹翻了天。有个日本议员竟不顾礼貌,向海部首相

扔鞋子,一时传为日本的头号政治新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