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盛十三年,大乾整整一年没有大军在外征伐,三年不征的第一年很是平静,但是水面下却是暗潮汹涌。
军方闷着头练兵建军,朝堂上民政之事一派欣欣向荣。
而隆盛十三年新政,大乾也将原有的官制做了些许调整。
外朝三省六部一监,多了一个建章监,内朝一省九寺五监一台,多了一个内侍省,其中尚书省的权柄被极大的加强了,新设正二品尚书令,从二品尚书左右丞,而这三人也成为文官之首,打破了文不过三的惯例。
放在以前,文官做到最高也只是正三品的三省六部主官,现在将尚书省地位提高,实则是圣人赵钰民需要文官施政,毕竟武将身上或高或低身上都有着爵位,县公就是从二品,而大乾如今县公以上者五十有二,民政施为,必定会触碰勋贵的利益,因此文官的地位不提不行。
至于内侍省则选用宦官,主要是处理宫中杂务,品阶也只在正三品。毕竟侍奉圣人赵钰民的内侍们也需要给些甜头。
三省六部权柄加强,在三年不征的第一年,确实做出来不少实事,作为外朝,政令清明,百姓称赞,一时间风头无两。
反观内朝九寺五监,除了军器监今年储备军械上做出了些文章,其他九寺四监却没有太大建树。
因而作为九卿之首的太常寺卿便琢磨着做出些成绩来,要不然世人只知外朝,内朝迟早有一日会沦为摆设。
圣人赵钰民不是好大喜功之人,因而太常寺卿另辟蹊径,选中了化外之人这块外朝官员没有注意的地方。
而且九寺中很多人都与道门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很多人甚至出身就是道门,日常都是道士打扮。
事实上,太常寺卿的选择也不算错,前几年安北都护府与九胡罗斯大战,道门派出了九成门人北上,只是没想到安北军太能打,这些门人几乎没有出上力,不过也有护民之功。
反观与道门分庭抗礼的佛门,却无一人北上,只知道撞钟念经,而且这一次还有着二皇子的支持,之前二皇子和牡丹内卫可是灭了好几个佛门寺庙,毕竟是外来教派,和番邦眉来眼去的。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