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要不,咱们以后也搞个自行车骑1骑吧!这江城这么大,不看不知道,1看吓1跳啊!”
陈学海听取了建国的意见,点头称赞。
“嗯,不错!我看行!别看咱建国平常马马虎虎的,这个提议倒是蛮符合现在这个情况的!”
许大山没有做声,只是看了1眼眼前熟悉的同学们,又忘了1眼穿梭在林荫大道上的自行车队,心中暗自有了不1样的想法。
停留了1会,大伙便继续往西前行。不远处有1个小亭子,610宿舍4人和其他几个小男生互相依偎着躺在凉椅上休息了1会。
土豪朋友们买来了水果小食,大家1边谈论自己的趣事1边畅想着未来。
杨建国又化身十万个为什么向天发问,“你们说大学为什么这么大呢?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许大山想了1会准备回答,却又觉得目前来说这些个问题实在太深奥了,没必要1时半会就要个准确答案。
毕竟他们现在已经是光明正大的大学生了,不在会拘泥于高中时的刻板教育。
大学之大?1个多么庞大的话题。许大山想起开学第1天自己在系会上背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当初虽然1字不漏的背出来,脸不红心不跳,确实并没理解的透彻。
如今想想,这大学之道。按古人的话来讲就是3重境界:学习知识,明白道理;体验生活,获得感悟;追求理想,达到完美。
可是这学海无涯,知识是学的完的吗?
这人生宽广,道理是悟的透的吗?
这生活千姿百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与挑战,所谓的追求无法就是寻找1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已。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如今条条大路通南科,每1个路口都有无数的人在观望与等待。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追求到完美呢?
许大山小声的在心里嘀咕着,思索着。杨建国的问题越来越多,许大山自诩那才高8斗的见识也变得有些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他突然1声惊呼,仰天长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里的知识是无限的,路上的风景也是无尽的。大学之道如今就在于行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到哪,学问就在哪里!走到哪,人生就在哪里!加油吧!进击的巨人们!”
室友们尴尬的笑了笑,对于许大山的任何奇言怪语,他们早就习惯了。
杨建国也是学得快,立刻起身回应道,“那就走吧!少年们,让我们继续乘风破浪吧!”
穿过喻家山来到81路,眺望远处的东湖,巨人们的后背上自由之翼的图标随风摇曳。
不久就到了光谷大桥,接着就看到了武大,原定的路走着走着也走乱了,也许是记不清了吧,也许是为了迎接和适应这未知的大学生活吧。
在那个阳光明媚,天朗气清的日子里,进击的巨人们在国立南大的牌匾前拍了1组携手飞天的照片,至今许大山都还保留着,那时的青春,无忧无虑的笑容,同步的节奏多么和谐。
也正是这次高校行大家开始无话不谈。不停地拍照留恋,1路的欢歌笑语。
特团行里杨建国最后1句:“还记得那天朝阳下的奔跑吗?没错那就是我们流逝的青春啊。”
可以说这句话已经超越了许大山所有发表在校刊上的诗歌散文,成为了工管专业的名人名言。
到了中午时分,大家走出校园,不约而同的来到东谷步行街,40个同学4人1组,各小组十分默契的坐在步行街的天阶上,1排挨着1排,1样的服装,1样的青春与笑容,1样的梦想与希望。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