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122项目确实已经下马了,不过在74年下马的时候,整车项目停止,部件研制持续了这几年,应该有不少成果了吧?比如,48倍径的125毫米坦克炮以及相关弹药;730马力的水冷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差不多了吧?”
杨威平静地问道。
这话把201跟617的人都搞得震惊无比了。
如论如何,都没想到杨威居然会如此熟悉目前他们的技术水平。
“杨威啊,目前这些确实都有些成果,可还有很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比如,48倍径的125毫米滑膛炮,因为炮钢材料不过关,膛压太高,打几十发炮弹炮管就得报废;730马力的发动机同样也因为加工工艺跟材料等问题,使用寿命很低......”
这一次,林瑞明叹了口气,说出了实情。
成果有。
可基础太差。
说这话也是告诉杨威,为什么要在有了口径更大的125毫米滑膛炮,还花费国家宝贵外汇引进105毫米线膛炮。
火控系统引进,更不用说了。
虽然是简易火控系统,但是反应时间只有不到10秒,虽然无法做到让坦克在行进中开炮,但是却能让坦克在短暂停下来的瞬间快速锁定目标,让首发命中率达到80%以上。
林瑞明说这话,也是有原因的。
他在杨威提出WZ-122坦克项目的成果后,就认为知道了杨威为什么会直接怼他们。
年轻人嘛。
谁都想什么都自己造,还得造出来比国外更先进的。
花钱引进了国外的技术,那么国内研发,就少了这些经费。
可杨威这样的年轻人,没有考虑到,引进技术消化后,可以直接在这基础上开发更先进的啊。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研究反坦克火箭筒,就是给步兵打坦克的!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理论穿甲厚度可以达到530毫米......所以,5对负重轮的,除非装甲材料更先进,要不然,估计扛不住的......”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