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东就开口的这几句话,就让下面的所有职工同志不管是工人还是科室人员,哪怕是台上的众人脸色都有几分凝重。
“因此各位对我的怀疑或者不满都很正常,我都能理解。毕竟要是有人冲到我家门口,端了我的饭碗,还告诉我以后你能吃到更好更多的饭菜,能端上金饭碗,我第一反应就是破口大骂!这金饭碗你爱端自己端,我就要我的铁饭碗!”
“哈哈哈!!!”
台下的众人都不自觉的笑出了声,一下子觉得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跟他们距离近了很多,起码是站在他们角度考虑过问题的。
也正是如此,沈旭东对面的全厂员工都不由的对他放松了警惕,不再如之前那么充满疑虑和戒备。
对于沈旭东接下来的话也听的更加仔细,并且对这位年轻书记的好感也不断上升。
“在坐各位大都是棉纺厂的老员工和骨干,我也愿意站在大家的角度思考问题。棉纺厂的现状我想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为了让大家对厂里的发展现状更加直观些,我说一组数据。”
“棉纺厂从85年后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并且经营不断亏损。县里从87年开始对棉纺厂进行补贴,当年共补贴75万,为了补发拖欠工资以及维持厂里资金运转。88年又投入180万元,同样是为了厂里的正常运转,以及同志们的工资。这两年的钱其实县里都是问宁州市里要的专项资金,并且市里也知道咱们县的经济情况,愿意给咱们适当的补助。”
沈旭东对于县里贴补厂里的事娓娓道来,其实厂里职工从近几年出货量以及生产情况就清楚厂里困难。
但具体是多困难,或者说到了什么程度只有中层以上的领导才有概念。
基层员工的一方面对此了解的兴趣不大,一方面上头领导也不乐意往基层转达这种消息。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