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来自于夏启明展现出来的态度!
“好,那大家的意见就算是达成一致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去放榜吧。外面那些考生们估计已经聚集起来等候了,咱们也不要让他们等太久。
平安,你跟我去后衙,陪我聊会儿天,接下来的环节,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自有其他人去忙活,你安心等着今晚参加谢师宴就好了。”
夏启明说着,整个人已经背起双手,走出了阅卷房。
此时礼部大院外的唱经楼前,黑压压的一群参加了会试的考生,早便聚成了一团,或焦急、或耐心的等待着。
随着唱经楼上有身影出现,原本还只是互相小声讨论的考生们,立刻躁动了起来。
一个个纷纷抬起头,无比渴望的看着唱经楼的二楼,希望在接下来的放榜过程中,能够听到自己的名字被从二楼喊出!
所谓的放榜,并不是将考中的书生姓名,书写在纸上,再张贴出来。
而是会有专门的礼部官员,带着负责唱名的小吏,上到这唱经楼的二楼。
接着按照尾榜、次榜、头榜的顺序,将所有上榜的考生,依次以籍贯加姓名的方式念出来。
若是本届考生中,有籍贯和姓名都一模一样的,那就还要再念出额外的其他辨识条件。
不过每年的会试,都只有近千名考生参加,几乎不会出现籍贯和姓名都一模一样的情况。
会试只定三榜,不定各自在榜内的名次,因此随着负责唱名的小吏开始唱名,所有没什么太大志向的考生,都希望能够第一个就听到自己的名字。
同进士也是进士啊!
哪怕正常情况下,同进士最多只能升到五品郡守的层次,但那又如何!
对于绝大多数的读书人来讲,即便他们真的心怀天下,也终究是明白,自己努力一生,若是能爬到五品的高度,其实就可以算是光宗耀祖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