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盛唐风华 > 第九十一章 还真敢来拜访?

第九十一章 还真敢来拜访?

前段时间一首落红不是无情物,席卷长安文坛,成为那些风流才子每天卖弄的口头禅。

尤其是在那风月之地,更是盛行,不少人甚至以此名字挂招牌上,开了新的青楼。

虽然明知道其原意思是指落地红花,但那些文人骚客就喜欢用意境隐喻床单上的落红,风骚的很。

热度差点就超过了之前盛行的《相思》。

作者,名叫文青。

而就在昨日,一首《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引炸长安城文坛。

这带着极度讽刺的一首诗,让那些一直认为自己能独领风骚数十年的文人们,觉得作为读书人的他们受到了侮辱。

不过,也有人很看好文青的诗词,一时间,双方争吵不休。

长安城各个文人集聚的地方,竟然还出现了大打出手的情况。

“有辱斯文,这是说我们读书人没用吗?”

“是啊,百夫长莽夫便可胜过吾等书生,这文青,实在是太过分了”

“兄台此言差矣,大唐初定不久,若是没有这些百夫长,何来吾等在此谈论文采?”

“可是以百夫长比论吾等,也太小瞧吾辈读书人了吧?朝廷未来治理天下的,靠的还不是吾辈读书人吗?”

“兄台是想用千夫长还是将军来比论?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吧?”

“这位仁兄是话里挑针是吗?”

“某看,兄台你才是”

此类的议论在长安城各个文人聚会的地方都有发生。

整个长安城虽然有百万之巨的人口。

但各个人的圈子,实在不大,尤其是这些读书人,在这个时代被称之为人上人。

这些人上人,在这个百万之巨人口的长安城,人脉圈子说大,是很大,但说小,也可以说是很小的。

尤其是学术上的讨论,一有争执,双方就会看对方不顺眼。

就比如文青与卢开挂两兄弟不就是如此?一开始就是学术上有分歧,从而积累了不小的恩怨。

若不是有这卢开挂两兄弟的起哄,文青也不会写出这首诗。

这首诗的作者,依旧是文青。

一连做两首诗的传唱度都那么高,文青也算是彻底火了。

但此时的文青并不知道自己那么火,就算知道了,他也觉得这是正常的,毕竟这两首诗可是传唱了千年,被记载到二十一世纪的作品,怎能不火?

此时的文青正纠结着呢。

文青站在文家老宅的后院祠堂里,看着小丫头正在跪拜文家的列祖列宗,嘴里神神叨叨的。

“多谢列祖列宗保佑,小女郑筠娘生是文家的人......”

为什么说纠结?当然是纠结待会小丫头拜完,自己要不要拜呢?

现在的文青不是以前的文青了,灵魂不一样,虽然有着之前文青耳朵记忆,但始终是另一个人。

这华夏人都有拜祖先的习惯,这毕竟不是文青的列祖列宗,所以文青拜的心里有隔阂啊。

所以文青一时间过不去自己心里的那道坎。

一会到自己了,自己是拜呢,还是不拜呢?虽然接管了这书呆子文青的身体,但灵魂始终是另一个人啊,拜别人的祖先,这算怎么回事呢?

“夫君,夫君”

小筠娘拜完了后,脸色俏红的来到了文青的旁边,拉了拉文青的衣服,提醒道:“该你啦”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