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泉连忙答道:“您那天吩咐我之后,我仔细琢磨了一阵,觉得秘书科刚分来的大学生朱立诚是科班出生,就让他写的。”
林之泉刚说完,就听潘亚东喝道:“胡说,我什么时候吩咐你了?”
“对不起,老板,我说错了。前两天,我看见您桌上的那几封关于三阳河污染情况的举报信后非常生气,自作主张就去找了秘书科的小朱让他去实地调研。”林之泉一脸紧张地说。
林之泉的这话说得很有水平,首先把潘亚东从这份调查报告里摘了出来,将来就算出了事,由朱立诚和自己承担,绝对不会牵扯到别人;然后清楚地告诉潘亚东,文章中所写的内容确有其事,并非胡乱编造,在真实性上没有任何问题。
潘亚东听后,脸色一缓,慢慢地说道:“年青人工作积极主动,值得表扬,这么好的稿子,应该让更多人学习、学习,很有教育意义啊!这样吧,我有个同学在省委宣传部,你明天去应天拜访一下他。”说完,从抽屉里翻出一张面片递给了林之泉。
林之泉连忙弯腰伸手,恭敬地接过名片,见潘亚东再无吩咐,便转过身来,走向自己的小办公室。
看见自己办公室的门被关紧以后,潘亚东的脸上再也不见了刚才的凝重,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他清楚地知道,这样的一篇文章要是见报以后,会给泾都县政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作为县长的苏运杰自然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而他自己则可坐收渔人之利。
这一次,潘亚东用于打击苏运杰的恰恰是涉及泾都整座城市的污染问题,如果把这看成一记耳光的话,那将打在所有泾都领导的脸上,只不过落在苏运杰脸上的那记最响而已。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