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吴明去了村头老赵家,老赵头听说小六小七得了急病,二话没说,套上牛车,拉上他们去了七里铺。
外头还是冰天雪地的,牛车吭哧吭哧了半天才到了七里铺,老赵头怕他们抱着孩子走路不方便,直接把他们送到了医馆门口。
荷花和周氏抱着孩子,匆匆跟老赵头道了谢,赶紧进了医馆。
还是上次那个老大夫,看见荷花娘几个抱着孩子心急火燎的样子,顾不上寒暄,赶紧揭开包裹查看孩子。
老大夫检查了小六,又检查小七,荷花看着他摸摸孩子额头,看看孩子的舌头,又敲了敲孩子的肚子,脸上的神情却始终看不出什么,她不敢打扰大夫看病,只能和周氏眼巴巴地等着。
好不容易等到老大夫检查完毕,荷花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夫,我两个弟弟咋样了啊,他们到底得了啥病啊?”
老大夫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向周氏问道:“孩子在生病之前,有没有什么异样?或者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
这个问题之前大田村的赤脚大夫也问过,周氏立刻答道:“没啥不一样的啊,吃的也都是家里常吃的东西,好好的忽然就得了这个病,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咋回事呢!”
周氏想起这几日的折腾,还有两个孩子遭的罪,眼泪都快下来了。
老大夫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又详细地问了几句,比如孩子平日的饮食习惯,白日里会睡多久,平时喜欢吃什么食物,吃了多少,问得都是很平常很琐碎的问题。
周氏平时对两个孩子非常上心,这些小问题她都很快回答出来了。
老大夫问了半天,神情缓和了下来,说道:“没事儿,不是啥大病,就是这天太冷,孩子成天睡在热炕上,五心烦热,再加上过年这些日子吃的油腻了些,脾胃不和,才导致了发烧呕吐……”
老大夫耐心地说着病因,问荷花要了之前那个大夫开的方子看了看,说道:“这个方子也不算错,只是见效太慢了,有几样药的剂量需要添减,这样吧,我再给你们开个方子,吃上五天看看效验。”
老大夫拿笔开了药,吴明忙接了方子去抓药。
老大夫这才注意到吴明,问荷花道:“这是你哪家的哥哥啊?”
荷花一怔,随即笑了起来:“大夫您忘啦?这是吴明啊,就是那个得了寒症的孩子,还是您给治好的呢!”
“啊?是他?!”老大夫惊讶万分,“这才多长时间,怎么长这么高了?”
他当然记得吴明,只是这一年吴明去县里上学,他没有见过,哪里想到一年多的功夫,这孩子的变化居然这么大。
迎着老大夫打量的目光,吴明有些郝然。
“多亏您治好了我的病,这两年我个子长了不少,身子也好多了。”吴明满怀感激地说道。
老大夫招手让他过来,给他把了把脉。
“不错不错,你现在身子很好。”老大夫看到如今吴明健康又结实,很欣慰地笑了起来,“从脉象看,已经是完全康复了,不过以后还是要注意些,不要着凉……”
老大夫岁数大了,说话难免啰嗦一些,叮嘱了好几句,才让吴明去抓药。
看着小六小七病恹恹的样子,老大夫让荷花和周氏把孩子抱进内室,脱了外头的棉包裹和棉袄,只留下贴身的小衣裳,给两个孩子推拿起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