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先吃饭吧!”赵婷轻声说道。
易衡嗯了一声,放下笔,说道:“国内粮食空虚啊!还是太大意了,不该让黄以默无限制的酿酒,当初没有想到楚国敢这么快就进攻,加上世子夔主动示好,还以为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和平,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又忘记之前的祸乱。”
易衡还在反思之前的政令行为,认为自己太大意了!世子夔只是简单的示好行为,完全就相信了,忘记了世子夔的楚渠跟风渠一模一样,都没有自主的权利,完全就是傀儡政权,自己错误的判断,导致粮食紧缺。
黄以默关键时刻,总能想到办法,粮食的缺口暂时被补充上,但是依然很吃紧,稍微僵持的时间一长,又会出现缺粮的情况。
为了预防最快的结果,渠国牧牛羊的习惯,成为了最后的食物,当然除非万不得已,易衡不想动用牛羊,特别是牛,这可是耕种的关键,屠宰太多的话,会严重影响农耕。
由于易衡的命令,前线抵抗的褚良,率领着3万游骑且战且退,以骚扰为主,没有发动突袭。
这样的行为,导致风渠前线节节败退,很快就被楚军推进了几百里,也就是风渠城池较少,哪怕丢掉这么大一块疆域,实际上的损失也没有多少,但是褚良不能继续败退了,马上就要进入到风渠的屯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几座城池。
楚瑭没有冒进,不论是从近期的边境掠夺,还是以往的记载,渠国都不是软骨头,乃是一群饿狼!战斗力极高,并且非常的血性,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后撤,根据探子的侦查,风渠国力是衰落了不少,但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少数也能组织起十万人的军队,没有理由一直避而不战,所以楚瑭害怕有阴谋,推进的速度并不快,一直在拖拽着攻城器械进军。
易衡是在抓机会,得知楚国统帅乃是楚瑭这位君王之子后,还想利用这种方式,引诱楚瑭冒进,然后趁机偷袭一波,结果楚瑭没有上当,行军阵型保持的极好,没有贸然的推进和分兵。
不过就算如此也没有什么,易衡知道不可能一直会有很好的时机留给自己,不可能所有对手都是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之辈,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后手。
渠国游骑机动性极强,并且人数并不少,足足有3万之多,只需要禁军正面抵挡住楚军,游骑就能发挥威力,这就是易衡的后手。
楚军攻城器械的确很可怕,这一点易衡心知肚明,毕竟已经见识过好几次,可惜在大草原决战的时候,投石车阵地没什么用,反而是一个累赘,毕竟平原对决是移动靶,可不是攻城战固定靶,投石车转向极为困难,填充弹药极慢,准确度还很差,压根没有办法造成大规模伤害,并且器械过于庞大和笨重,严重影响楚军的机动性以及阵型的紧凑型,这就是楚军的弱点。
易衡已经拟好了战斗方案,主动出击阻击楚国大军,3万禁军装备精良,又是百战老兵,皆是精锐之士,3万抵抗10万不成问题,只要拖拽住楚国大部队,游骑就能乘虚而入。
易衡的目标是歼灭2到3成的楚军,3成左右足够让楚军退却,并且还能缴获大量的攻城器械,为之后的防御战,打下夯实的基础。
如果风国能够快速出兵,对于风渠更加的有利,哪怕只有1万人马,也能牵扯楚军的精力,让其不能如此肆无忌惮的行军,可惜风国迟迟不肯派出援兵,哪怕几百人都没见到,更别提上万的规模。
墨矩和文琼在外交方面依然没有传递好的消息,文琼如果打开局面,说服威赵等国加入战斗,那么楚国危矣。
墨矩能打开局面更好,直接解了风渠的危机,可惜两人迟迟没有信息传递回来,易衡目前只能依仗手里的军士来对抗楚军。
廉琒依然反对出兵攻打风渠,廉琒认为打下风渠意义不大,由于风楚两国刚刚签订协议,总不能在打下风渠之后,彻底翻脸不认人,撕毁协议吧!这样做的话,有损国家的信誉,对于楚国来讲,属于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可惜楚王有些听不进去,认为先统一渠国,也是极好的事情,毕竟渠国的疆域面积极大,而且控制渠国后,间接消除了一直以来的边境隐患,此后边境再也不用担心草原饿狼的掠夺,乃是一举两得之事,所以毅然决定发兵征伐风渠。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