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同样大感意外,他想过很多种可能性,唯独没有想到易衡会如此分配,这哪里是善待俘虏啊,完全就是优待俘虏,充分考虑了俘虏的心情和素养。
想要回国的军士还是很少,不仅是渠国放眼其他诸侯国,投降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军士自然明白回国之后的命运会多么凄惨,风君很显然不如易衡仁义,对待归国的俘虏,可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哪怕是贵族之后,也会被区别对待,更不要提军士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寒门子弟、农户子弟,大概率回国之后等待他们的是审判,以及严厉的处罚。
所以留下来成为了一件共识,褚良说到做到,没有丝毫虐待俘虏的意思,高强度训练之后,安排了充足的餐食,训练内容同样没有藏着掖着,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这样的表现让韩星大为震惊,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何褚良要如此对待他们,就怕之后他们反抗吗?
褚良自然不怕俘虏有反叛之心,这源自于渠国的态度和方式,渠国对待俘虏可谓是仁至义尽,没有丝毫的虐待,并且还不计前嫌培养和训练他们,不合格者免费分配田宅成为农户,不愿意留下的人,也愿意送其回国,说实话,这还有脸反叛,实在是禽兽不如。
易衡高明之点就在于这里,他不强迫降兵留在渠国,愿意回到家乡的话,他也会安排跟着风国使者一同返回,既然都愿意留在渠国,还要反叛的话,那就是降兵不义了。
草原各部本来有些不满,由于易衡的政令,导致草原游骑不能为所欲为的烧杀掠夺,现在风国主动提出割让两郡之地,草原各部也就闭嘴了,反而称赞起来易衡高瞻远瞩,毕竟两郡之地已经成为了渠国的领土,自己在大肆破坏,反倒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
易衡根本没有想到,风国会割让两郡之地,原本他的打算是击败进入渠国的风军,同时破坏云泽郡,给风国施压,证明渠国绝对不会屈服,让风国停止追究易衡收留筱风郡乱民的责任。
没想到风君自断右臂,召回了韩永,让一个门外汉指挥风军,导致10万大军不堪一击,迅速就被击溃,随后更是愚蠢至极的杀死韩永,导致相国米暠告老还乡,只能无奈割让两郡换取和平。
秦珲判断出错,他还以为易衡早就对云泽、筱风两郡图谋已久,暗地里策划了筱风郡叛乱,料定收留乱民之后,风国肯定会宣战,随后出兵攻打云泽郡,获得云泽郡的控制。
秦珲明白风国不能在继续打下去,国内军士只够防守函玉关、祁关,再无出兵增援云泽郡的可能性,所以果断放弃两郡之地。
秦珲权术无可挑剔,能够保住风君颜面的同时,减轻风国的损失,但是战略目光少过于短浅,云泽郡太守刘苳固然贪生怕死,明明有3万军士也不肯出城作战,但据守郡府的情况下,如同一把匕首一般,牢牢的扎在了云泽郡正中心,攻城损失过于惨重,易衡不可能会攻击郡府,并且渠国游骑也不会攻城,所以在掠夺一番后,游骑必然会退兵,云泽郡的危机瞬间就会被解除。
现在秦珲提出割地求和,导致刘苳直接叛变,率领数万军士开门投降,主动交出了云泽郡控制权。
所以就算易衡不答应风国的停战协议,秦珲也是毫无办法,毕竟两地之地已经被易衡控制住,风国使者现在没有谈判的底气。
易衡还真不想要两郡之地,首先渠国并入云泽、筱风两郡之后,疆域的面积会扩大接近1倍,疆域的扩大意味着变数增多,并且易衡能够完全调动的军士只有禁卫军和边防军,草原各部的游骑,只是表明服从他的命令,易衡不能保证绝对的控制权,几万军士想要控制这么大一块疆域,实在是捉襟见肘。
但是不接受的话,直接把两郡之地还给风国,这样的结果又让渠国氏族无法接受,岂有把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去的道理、
所以易衡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之中,接受两郡之地,意味着军士各位分散,他就不能保证全局尽在掌控之中。
不接受的话,渠国氏族必然怀恨在心,加上之前的矛盾,渠国内战恐怕难以避免,这也不是易衡愿意看见的局面。
230接受还是拒绝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