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国对于使者寄回来的书信,经过朝议之后决定同意,让其签署国书。
双方算是勉强满意协议内容,交换了国书,风国唯一的问题仍然是联姻,易衡由于强烈反对,只能暂且搁置,文琼倒是显得有些遗憾。
国书签订之后,云泽、筱风两郡之地,正式成为了渠国的领土,经过吸纳两郡疆域,渠国的国土面积可谓是扩张了一倍,如此巨大的扩张幅度,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警觉,特别是之前已经与渠国签订同盟协议的威国,表现的有些不太坚定,至于赵国和楚国已经蠢蠢欲动,认为渠国发展的太快,对于诸侯国的威胁太大。
风国可谓是损失惨重,之前丢失长丰郡,紧接着有丢失了云泽、筱风两郡,特别是云泽郡乃是风国大粮仓,丢失之后不仅是疆域缩水,粮食产量已经捉襟见肘,属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已经开始调用储备的战略粮草,一旦发生天灾人祸的话,风国马上就会陷入粮荒的危机。
如此危险的状态,因为一些官吏的原因,导致风国庙堂还没有发现,也为日后的祸乱,埋下了伏笔。
风国的联姻易衡还好拒绝,渠国氏族的联姻,易衡却有些不太好拒绝,文琼已经言明联姻之事利大于弊,甚至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如果拒绝的话,好不容易修缮的氏族好感,又会灰飞烟灭,陷入到尴尬的局面。
就连赵婷都在劝解易衡,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用在意他的感受,只不过有些亏待了范琴,说着说着赵婷都要落泪,当然易衡知道赵婷又在演他,赵婷会落泪?易衡严重怀疑,就算是分娩的时候,赵婷也不会出现落泪的场景。
范琴表现的很大度,也在劝说易衡答应氏族联姻之事,以自身举例,证明了所谓氏族之女,贵族之女,其自身都很可悲,老爷仁义宽厚,对于甄霁来讲,可谓是最好的归属,总比落入到公子丹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手里要强数十倍。
范琴这番言语很是大胆,可以说是大不敬!可惜渠国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谁都对公子丹不在意,现在的公子丹严格被限制在王宫之中,少府由于是草原氏族之人担任,可谓是处处受到掣肘,过得相当不开心,不然的话,也不会举行所谓的庆功宴会,就是想要找个谁也无法拒绝的理由,好好的放纵一把。
就是因为草原氏族的不断压迫,以及各种的穿插人手,导致公子丹的情绪越来越不满,易衡尚且还能打一棒子,给两枣子吃,还能让公子丹的情绪控制下来,由于少府位置的放手和妥协,草原氏族拿到少府之位后,开始打压的过头,并且明显不尊重公子丹,连表面的客气也不维护,这让公子丹非常的失落和愤怒,正是因为这些情绪的激烈,导致公子丹走上了‘歧途’,或者说公子丹已经不想‘活’了,想要换一种活法。
易衡这边实在是拖不住氏族的催促,只能使用延缓之计,借口需要按照周礼进行,先进行测字。
这完全就是诓骗草原氏族不懂周礼,如果是明媒正娶,按照周礼的确要进行问名、纳吉,进行占卜测字,问题在于易衡是纳妾,他已经有了妻子,甄霁只能是妾,根本不需要进行问名、纳吉。
氏族还是接受了易衡的理由,认为易衡这是比较重视甄霁以及草原氏族,所以尊重易衡,尊重周礼,表示一切按照礼制进行。
易衡还想玩一手,八字不合的计谋,巧妙来拒绝联姻,这也是世家很常见的拒绝方式,问题是八字不合不能由易衡说了算,毕竟两人的生辰八字都是公开的,到底合不合,一测便知,根本做不了假,草原氏族提出甄霁,自然早就测试过了双方的八字,双方结婚的话,完全没有问题,没有出现天克地冲,或者天克地克的情况。
所以易衡只能暂缓迟早要面对,易衡这个时候才发现,身居高位,位极人臣,有时候也得妥协,并非能够为所欲为,如今接受氏族的联姻,对于双方来讲,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强行拒绝的话,反倒是很麻烦,这跟拒绝风国联姻乃是两回事,风国与渠国的关系破裂就破裂,易衡不怕得罪风君和风国,两者的关系已经跌无可跌,属于已经到了谷底,所以易衡拒绝风国联姻,文琼等人也没有劝阻。
收回两郡之后,需要进行大改革,首先要推行渠国的政令和法律,并且要剔除一批官吏,易衡首先就要拿刘苳开刀。
刘苳担任云泽郡这些年,可谓是相当的差劲,民众多有怨言,但是如何处置形成了难题。
易衡的意思很明确,按照律法来判决,该杀就杀,该抄家流放就抄家流放,没有必要讲情面。
这一观点受到了韩飞的支持,不过其他人有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崔炎提出刘苳乃是降臣,并且在兵力充足,粮草充沛的情况下,主动打开郡府城门投降,这样的表现,称得上‘起义’的性质,渠国如果翻脸不认人,直接就把刘苳斩杀的话,怕是以后再也不会有降臣出现,以后征伐之时,有了刘苳的前车之鉴,守城将领和官吏,只能据城死守,绝对不会开门投降。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