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易衡与赵婷深深的缠绵了一番,雨过云散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才带兵出城,朝着祁关的方向赶去。
文琼的檄文已经写好,罗列了风君的数条罪证,其一风君亲小人,远贤臣,任用奸佞,搞得庙堂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
其二,身为君王不理朝政,沉迷玩物,大肆购买外域少女,修建豹房,每日沉迷其中,国家大事基本交由奸佞秦珲处理,君不是君,臣不是臣,朝纲不振。
其三,残害忠良韩永,逼迫贤臣米暠辞官,任人唯亲,让巨贪典玮出任郡高官,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其四,此次灾情险峻,却置之不理,导致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造成饿殍千里,百姓被迫逃荒。
最后的结尾,文琼点名渠国乃是风国的附庸,实在是看不下去宗主国的所作所为,故此入关清君侧,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所谓师出有名,正是因为渠国与风国的关系,易衡才能光明正大地打着旗号入关。
当然这个借口非常勉强,甚至可以说强词夺理,文琼已经吃准了现在的形式他国无暇援助风国,等其他诸侯国想要援助的时候为时晚矣,此次讨伐风国要诀就是快,只要速度够快,一切的问题都不成问题。
易衡深知其中的奥妙,所以不敢停留太久,在家过了一晚,马上就率兵出发。
檄文已经通过使者正式递交到了风国,易衡耍了一个小心思,要求处死奸佞秦珲、典珏、典玮及其走狗爪牙,渠国见到尸体后,定当收兵返回。
风君怎么可能处死秦珲,对着渠使说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念你只是个传话之人,寡人懒得跟你计较,滚出都城!什么狗屁的清君侧,这是寡人之国,乃是寡人之事,容不得你们这群蛮夷来插手,还一口一个宗主国,世间安有奴仆骑在主人头上的道理。”
风使轻轻捡起被风君丢弃的檄文和国书,说道:“国书和檄文已经递交给大王,外臣告退!外臣只想说一句,诛杀奸佞,可免于战火,大王如若反悔,可以随时联系外臣。”
风君大怒,说道:“你要在聒噪下去,休怪寡人无情,来人啊!”
“喏!”侍卫大声吼道,拔出了刀剑指着渠使,渠使浑然不惧,微微拱手施礼,随后潇洒地转身离去。
“太狂妄了!”风君怒骂道:“寡人何曾受过如此的侮辱!风国何曾受过如此的威胁!”
秦珲拱手说道:“大王息怒,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外交除了沙场,多有言语攻击和挑衅,大王何必与渠蛮一般见识。”
风君和秦珲只是有些生气而已,而庙堂上的文武百官却有些心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孰强孰弱,渠国现在处于绝对的优势,风国很难抵挡住渠国的进攻,如果真能诛杀奸佞之人,换来风国的和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易衡的攻心之计起到了效果,秦珲把持朝政多年,官吏对其不满者极多,如今看见希望之后,自然要密谋着诛杀秦珲,以此来保全高官厚爵。
同样秦珲看完檄文之后,知道肯定有人对他图谋不轨,所以提高了警惕,开始探查朝廷中的王公大臣。
如今大敌当前,易衡率军20万势不可挡,前线纷纷告急,秦珲却还要清算王公大臣,如此的风国焉有不败的道理。
庙堂之上尚且如此,更不要提民间的百姓了,易衡的出现如同救世主一般,百姓箪食壶浆,倒屣相迎,根本没有遇见什么抵抗,瞬间攻克十几座城池。
进入城池的第一件事,易衡就要打开奸商的粮仓,遇见阻碍者杀无赦!除了补充军队的粮草之外,绝大多数的粮食都分发给了百姓们,百姓欢呼雀跃,直呼圣贤之军终于到来。
易衡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已经深得民心,风国百姓皆是深知易衡的仁义、仁政,不然的话为何削尖脑袋往渠国逃跑。
叶辰此时已经得知了易衡的到来,这几日围攻珊泽郡府损失惨重,却始终无法攻下郡府,一来吕宗麾下军士战斗力极强,二来郡府的城防建设完善,据城而守的渠军非常有优势,三来风军士气低落,郡府内的百姓不仅不捣乱,反而帮助渠军守城,并且不时地宣传易衡的仁政,让风军大为动摇。
叶辰明知这样下去不可行,偏偏君上的政策一塌糊涂,国内奸佞数不胜数,如今说什么都没有用,军士没有作鸟兽散,已经是非常的难得,全靠他在军中多年的威望,苦苦支撑着军心涣散的军队。
吕宗已经劝降叶辰数次,直言风国已经完蛋了,风君昏庸无道,根本不值得为此付出生命,不如归顺易衡,高官厚禄不在话下。
叶辰不为所动,直到越来越多的部下也来相劝,叶辰直言再敢扰乱军心,直接军法处置,这才让部下闭嘴,但是逃兵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短短数日的时间,已经出现了上万的逃兵。
叶辰知道继续攻打郡府意义不大,唯有违抗王命,率军撤退到临渊郡,方有一线生机。
然而易衡的大军已经到达,堵住了叶辰的退路,看着飘扬着‘渠’‘易’大旗,叶辰沉默不语。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