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了周天子的诏令,易衡开始规划新一步的国策,首先应当坚持远交近攻的策略,风国之前太过于吃亏,疯狂被各个诸侯国围攻,导致土地丢失极快,如今已经改善了与威国的关系,应当继续保持下去,同时联合齐国压制楚国方为上策。
现在廷议过后的临时朝议,基本上都是文琼、公孙施、尹烨、韩飞加上易衡5人进行小型会议。
远交近攻没有人反对,所有人都表示支持,只不过远交近攻的一些细节,几人有着不太一样的看法。
易衡认为与威国的关系不需要过度维持,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威国将会是下一个目标,毕竟风威两国接壤,总不能单独留下威国放任不管。
文琼认为威国可以暂时维持住,还需要威国牵制赵国和韩国,下一步的目标应当为韩国!
北方三国,赵韩威本是一国,因为几百年前的事件,导致一分为三,三国之间的关系算不上融洽,甚至可以说水火不容,其中韩国实力最弱,赵国实力最强,威国与风国关系较好,正是进攻韩国的最好时机。
尹烨的想法比较激进,认为除了齐国和燕国之外,周围的四国,包括威国在内,都是风国的潜在威胁,别看威国现在跟风国相处得很融洽,但是别忘记就在几年之前,威国主导了长丰郡事件,并且与渠国眉来眼去,联合赵国数次想要抢夺风国的云泽郡,只是被大王击溃而已,后来见风使舵,数次示好,修复了两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不需要过度地维持威国,因为赵威韩三国看似有间隙,毕竟是一国分出去的三国,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真要把韩国灭了,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威国,根本不会保持中立,任凭风国吞灭韩国,所以灭韩国没有问题,但是一定要快,并且灭亡韩国之后,就要着手准备灭赵威两国,千万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威国会站在风国的一方,帮助风国共同吞灭赵国。
韩飞比较认同尹烨的想法,公孙施不再言语北方三国的情况,而是话锋一转,提到了南边的楚国。
本来有着叶峰关以及配重投石车,楚国无法对风国进行威胁,但是巴国之地已经被占据,长江天埑已经连通了楚国的疆域,也就是之前的古越国。
越国早就被楚国消灭,巴国与楚国之间的关系不好不坏,加上巴国疆域较小,山地又很多,完全属于鸡肋,食之无味,楚国一直没有打巴国的主意,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太一样,楚国已经视风国为眼中钉,肉中刺,恐怕叶峰关无法攻破的情况下,将会从楼船的方向进攻,直接沿着长江进攻,攻占巴郡之后,在从巴郡进攻风国本土。
易衡眉头紧皱,这种可能性他也想过,风国步战、弓弩、骑兵都不差,就是楼船极差,攻打巴都极为费劲,这也不能怪易衡,风国就没有培养楼船的传统,江海并不是风国的主战场。
所以易衡特意上天工坊研究改造战船,船上搭配车弩,弥补风国楼船军士战斗力不足的缺点。
天工坊倒是很争气,数年时间就研发了一款专用于船只的车弩,架设在船只上,射程和威力都是极大,唯一的缺点就是换弹较慢,只能打先手,后手完全没有优势。
楼船军士的训练易衡也没有放松警惕,奈何风国没有这个环境,只能在巴郡进行训练,短时间内很难出成效。
为此巴郡目前要着重于防守,短时间内风国没有从水路进攻楚国的能力。
易衡目前让黄以默通过长江运输货物,开辟一条商道,一来方便运输,二来打探和收集楚国虚实。
还别说自从巴郡被占领之后,又给黄以默增加了海运的手段,目前商业税收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值得一提的乃是风恒的茶叶专营,事实证明,外行不能指挥内行,黄以默负责茶叶贸易的时候,每年的税收大概在100万两,风恒接手之后,直接变成亏损20万两,搞得风恒大发雷霆,质问手下的官吏干什么吃的!一年到头居然是亏损,居然连盈利都达不到。
愿赌服输,风恒交出了茶叶专营的权利,并且不再向易衡索要官办经营管理权以及铸币权。
现在风国的全年税收勉强达到1200万,财政勉强能做到结余,不再出现赤字亏空,但是欠下的债务有些太多,这让易衡依然感觉到忧愁,目前为止债务欠下5000多万,加上宝钞超发到7000万,风国财政依然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崩盘。
黄以默已经很努力在提高商业税收,开通丝绸之路,与外域开始贸易,现在又开通了海运路线,提高了贸易的运输量,尽可能的提高税收。
范衢和风恒也很努力,尽可能地开源节流,同时扩大耕种面积,增加税收,依然挡不住天工坊花钱如流水的速度,以及修建各项工程的费用。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