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已经写得非常清楚,让赵虎不得贪功冒进,为了防止赵虎莽撞,易衡特意派了乌槐作为副将。
乌槐本来就了解匈奴的习惯,加上风骑有许多渠国游骑,由乌槐作为副将,也能压得住场子。
乌槐很是聪慧,知道这是易衡给赵虎的机会,自然不敢抢风头,一直由赵虎主导军队,自己则是乖乖的当副将,根本不发声掺和赵虎的行为。
莫都单于根本不清楚风骑的情况,还以为跟北方三国差不多,丝毫没有把风骑放在眼里,主动出击寻求与风骑的对抗。
赵虎大喜,他就是怕匈奴遮遮掩掩,一直迂回在北方三国之内,这还不方便他刷战绩。
赵虎同样没有把莫都的匈奴骑兵放在眼里,赵虎对于麾下的骑兵非常有信心。
大战比想象得还要快,双方根本没有过多的佯攻,可谓是一上来就真刀真枪地干了起来。
整个平原到处都是灰尘,两方加起来骑兵数量接近二十万,声势可谓是相当浩大。
“乌槐你去率领左翼骑兵,我来率领右翼骑兵,直接分成两部分,左右夹击匈奴。”赵虎下令道。
乌槐抱拳称是,开始指挥着左翼骑兵,诸侯国掎角之势一直无法有效地施展,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求配合度较高,单兵素质如果不行的话,掎角之势就成了笑话,直接从两面夹击,变成了分而击破。
莫都才不管那么多,越是混乱的战场越是让他高兴,匈奴就喜欢打混战,人数越多越能让匈奴兴奋,莫都迫不及待地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双方都不互射一波,直接抽出了马刀、骑枪开始对攻,实际上这种情况对于赵虎的风骑有些吃亏,毕竟风国强悍的地方在于骑射,而不是枪骑对冲。
当然风骑的素养也不差,与匈奴交战之后没有落于下风,双方的战损趋于平衡,基本上一换一的比例。
莫都有些吃惊,没想到风骑的战斗力这么强悍,居然对冲毫不落下风,要知道面对北方三国的时候,匈奴的冲锋非常有效,基本上一触即溃,瞬间就能席卷全场,冲破阵型,何曾遇见过阻碍。
乌槐开始呼起了草原独有的啸声,风骑听到呼啸声后,开始变换阵型,一个较为不规则的雁行阵出现。
莫都起初不太在意,结果越打越吃力,发现乌槐的阵型有些东西,并且风骑的马匹也是精良无比,居然要比他们的马匹快上那么一点。
别小看那么一点的速度,匈奴能驰骋草原,来去自如地掠夺北方三国,就是靠着马匹的速度,如今最大的优势丧失之后,就只剩下悍勇的特质。
然而风国最不怕的就是悍勇,蜀军足够悍勇和不溃,依然无法抵抗风骑一遍又一遍的冲锋,匈奴悍勇无畏,风骑更加强硬蛮横,双方都是悍不畏死,死伤速度非常快,乌槐逐渐占据了上风,依靠着雁行阵,强行挤压和扰乱着匈奴阵型。
赵虎同样有所收获,匈奴逐渐有些撑不住,两边不断地冒出风骑,疯狂且快速的冲锋,让匈奴眼花缭乱,刚刚挡住一波,又要防备身后的突刺。
莫都险些被挑落马下,匈奴这边完全就是各自为战,小股队伍自由发挥,初时还能与风骑对抗,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阵型的劣势显露无遗,已经无法支撑下去,被掎角之势、双面冲锋的头昏眼花,不断有人被挑落马下。
感觉到不对劲之后,匈奴开始突围出战场,想要重新组织一波冲锋,然而风骑又不是摆设,哪能让匈奴轻易地冲出阵型。
双方互相的拉扯,导致战场范围再次被扩大,意味着空隙开始增多,乌槐果断让麾下开始射击。
骑射开始出现,匈奴不甘示弱,取下了背后的长弓,开始对射起来,按照常理来讲长弓对短弓,应该是匈奴的草原长弓完胜才对。
但是这个距离下,长弓反倒不如短弓,短弓相对之下要容易瞄准一点,并且射速也要比长弓快一点,并且除了短弓之外,风骑还装备了连弩,近距离之下,快速击发的弩箭让匈奴根本没有办法躲避。
天工坊经过改造之后,连弩的体积变得更加小巧,当然射程和威力也有一定的降低,但是乌槐已经对连弩的骑兵进行了编队,直接分成了三队击发模式,一队拉扯,二队击发完毕后,三队继续击发,随后就是一队开始击发,等一队击发完毕之后,刚好二队的箭匣换装完毕,又开始继续击发。
风骑专门的连弩骑兵皆是配备了5个箭匣,足够支持起一场小型战役,如今连弩骑兵的威力开始发挥出来。
匈奴就没想到马上使用弩弓的情况,这下匈奴吃了大亏,基本上是排队被击毙,连弩骑兵已经杀疯了,完全就是追着匈奴平射,马匹再快也比不上箭矢的速度,匈奴骑兵如同割麦子一般,连成排的倒下,组成了一道细长的‘血线’。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