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槐麾下的将士并非不擅长近身搏斗,而是没有必要近身,能够靠着远程杀伤敌人,为何要近身肉搏,况且武器的确吃亏,基本上都是短兵刃。
楚军没有大量的骑兵,所以乌槐才敢肆无忌惮的使用弓弩阵型,对着楚军进行射击。
别看楼船上的楚军有掩体,风军的掩体也不少,并且还有刀斧手的配置,凭借着小圆盾的遮挡,依然能够有效的防止流矢的伤害。
楚军同样靠着盾牌的掩护,徐徐的向前推进,程蓦想要左右包抄乌槐,直接把队形散开,毕竟楚军的人数占优。
乌槐没有急于后撤,而是继续让弓箭手射击,但是射击的节奏很巧妙,并不是全军齐射,而是小队分批次射击,并且射击的落点全集中在楚军的中段。
箭雨并不密集,但是频率极快,加上中段这个位置最为难受,不太好防御,以及中军的结合段承上启下,就算箭矢的精准度稍差,也能命中目标,所以楚军很是尴尬,前进的速度大为减缓。
对于两翼的射击,乌槐则是后撤了前军,露出了准备良久的弩手,这下楚军的噩梦来了,弩箭中近距离内优势极大,加上连弩的快速击发特点,这下两翼包抄的楚军吃了大亏,瞬间被箭矢压制,别说前进了,就连逃跑都做不到,被射杀的七零八落,留下了大量的尸体。
连弩击发完毕之后快速的后撤,随后弓箭手再次补上空缺,并且这次可是齐射的姿态,箭矢的数量又多又密,逼得楚军大部队只能架盾防御,根本不敢继续前进。
程蓦倒是不着急,暗道看你还能射几次!姑且不论箭袋携带多少,拉弓射箭可谓是相当消耗体力,满弓的状态下,撑死还能再射击5轮,没有体力之后,他倒想看看,风军拿什么来抵挡逼近的楚军。
乌槐给出了他的答案,直接后撤到了深山老林之中,这下程蓦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毕竟已经伤亡了如此多的将士,而且风军显然体力不支,这个时候放弃的话,好像很是不划算。
程蓦克制住了内心的冲到,局面看似风军占据上风,但是楚军的伤亡并不多,充其量就几千人而已,这点伤亡他还是能承当起,而且山林里视野极差,程蓦恐有埋伏和陷阱,不敢继续前进,下令鸣金收兵,退居残破不堪的大本营,准备登上楼船转移,程蓦没时间继续跟风军消耗下去,本土已经遭遇了重创,急需他的回援。
一看楚军撤退,乌槐大手一挥,风军又从树林里钻了出来,自上而下对着撤退的楚军再次射击,这次的主角依然是连弩,程蓦猜测的没有错,连续不断的高频率射击,让弓箭手疲惫不堪,但是连弩的击发又不消耗太多的体力,加上箭匣还有许多剩余,乌槐自然不会吝啬,示意麾下将士自由射击。
连弩由于重量的问题,早就被易衡发现,所以天工坊最新一代的连弩,经过了一系列的修改,重量大幅度下降,但是精准度开始下降,以及无法持续高强度的射击,耐久度上大不如前一代连弩,当然有弊必有利,连弩的重量大幅度减轻,不及上代一半的重量,变得极为容易携带。
成本自然是摆在天工坊头上的利剑,天工坊尝试过各种方法和材料,总算是把成本降低在了一个合理的价格,当然耐久度继续下滑,基本上高强度作战一到两次就会彻底报废。
现在乌槐装备的连弩就是最新一代的产品,保留了上一代强劲的穿透力,以及轻量化的优点,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一次性产品,根本无法长时间使用。
易衡对于天工坊新一代的连弩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才是好的连弩,让天工坊顺着这一代产品的思路进行优化,要保留连弩的穿透力以及高频的射速,至于成本能减少就减少,实在没有办法减少,可以接受高成本的方案,对于耐用性不做过多的强调,只要能击发200次以上,就算作合格品。
易衡的想法很简单,连弩必须要有实战的价值,上代的连弩已经展现出了实战用处,但是太过于沉重制约着军队使用,只能在守城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这是易衡最为不满意的一点,这一代虽然无法长时间击发,但是重量大幅度减轻,这样一来的话,军士携带连弩的时候能够背负大量的箭匣,提高了连弩的价值。
目前乌槐使用的连弩一个箭匣为9发弩箭,每个军士不论兵种皆要背负8个箭匣,这样一来的话,就给了连弩手强劲的续航能力,可以肆无忌惮的输出。
程蓦倒了血霉,成了新一代连弩的实验品,被射击的格外难受,弩箭的特点已经被乌槐玩明白,根本不需要追求精准度,中近距离直接连射即可,超强的破甲效果,加上数量可怕的箭矢,纵使加强加厚的塔盾也极难顶住压力,虽然无法直接击穿,但是塔盾极为厚重,长时间握住防御同样消耗大量的体力,一旦体力不支,塔盾后方的军士全才了靶子。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