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战国风云 > 387 还未开战,已有间隙

387 还未开战,已有间隙

北方三国除了威国之外,赵国和韩国对于匈奴入侵的情报半信半疑,认为这是风国的缓兵之计,目的就是在于让他们少出兵,留下兵力防备匈奴偷袭,这样一来的话,无疑是减轻了风国的压力,所以韩王不太相信情报的真实性,赵王则是有些怀疑,只有威王完全肯定风国不会欺骗他,他毕竟了解风君易衡,认为易衡可能在沙场上兵不厌诈,这种事情上易衡不会做出有失身份的事情,所以匈奴近期必然会发兵。

但是胳膊拽不过大腿,六国伐风早有盟约,如今两国盟友皆是全力出兵,明知这样做后方很危险,威王也只能硬着头皮跟进,派出了30万大军。

此时齐国的军队已经与燕国的军队会师成功,双方进攻的目标乃是长丰郡,并且想从威国借道,直接绕过叶峰关,进入到长丰郡,这样一来的话,叶峰关等同虚设。

威国也同意了借道的请求,但是齐国统帅魏术认为不管不顾叶峰关的话,风国就会以函玉关和叶峰关为大本营,直接形成对角的联系,借两座雄关为基座,呈现出两面包夹的态势,这样的话,齐燕联军进入长丰郡将会面临3个方向的攻击,对于联军来讲非常的不利,并且还不好防备偷袭,辎重队伍的安全难以保证,所以应当拔出叶峰关。

魏术提出威国借道一部分,再从楚国借道一部分,直接两面包夹,拿下叶峰关,随后以叶峰关为基础,巩固防线和中转站,保证辎重后勤的安全,打通叶峰关之后,威楚两国也不用互相借道,直接可从叶峰关进出,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大大缩减了路程和时间,可谓是一举三得之事。

燕国统帅郑幡不这样认为,郑幡认为攻打叶峰关损失必然惨重,所谓的三面或者两面包夹之势,根本无法实现,只要联军占据了长丰郡,直接就能切断两座关隘的联系。

魏术暗道蠢猪!长丰郡那么大的疆域,你能完全封锁所有道理,切断两座关隘之间的联系?就算能切断,你不管关内本有的守卫吗?只要长丰郡被风军拿在手上,随时随地都能偷袭联军的辎重队,并且方向你还没有办法掌控,根本不知道从威国境内出现,还是楚国境内绕后,完全没有办法防守,到时候粮草一断,长丰郡打下来了都得还回去,更别提攻打筱风、云泽两郡,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过去就是送死!

这就是联军的坏处,两家尚且会起争执,更别提三家联合了,所以楚国明确选择了单独行动,不想与联军产生矛盾和纠纷。

魏术解释了为何要攻打叶峰关,但是郑幡认为不太可能,只要联军占领长丰郡,关内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进行长远距离的偷袭,况且叶峰关内能有多少人?恐怕连辎重队伍都无法战胜,所以根本不用理会!

听到郑幡的话语后,魏术险些吐血,他非常怀疑郑幡的军事能力,为何这种目光如鼠之人,能够统领燕国40万大军,这眼光和能力,顶多就是个校尉!难堪统帅之责!

魏术就不明白了,燕国的辎重队有这么强悍吗?连风军的偷袭都不怕,要知道风军的强悍乃是世人皆知,况且关内没粮,可以抢啊!攻击辎重不就有粮食了嘛,而且风国明知六国伐风,且能不在关内储备大量的武器粮草。

魏术非常看重粮草的补给,没办法齐国乃是远道而来,距离本土非常遥远,辎重补给非常困难,一路上全靠盟友的协助,这才勉勉强强行军到了风国边境,所以魏术必须要优先保证辎重队的安全,否则齐军很容易崩溃,其他诸侯国还好,哪怕是燕国,也只是隔着韩国一个国家,其他诸侯国则是全部接壤,饿几天没有太大的问题,齐国被切断补给,就不是饿几天的问题了,而是会饿死的问题。

双方统帅意见相左,谁也不能说服谁,魏术坚决要两面包夹叶峰关,郑幡不想攻打叶峰关,选择从威国借道。

最后两人一拍即合,郑幡带着燕军从威国借道攻击长丰郡,魏术带着齐军,从威、楚两国借道,包夹叶峰关,等齐军拿下叶峰关后,再与燕军会师。

没办法联军人多势众,哪怕分兵依然有大量的军士可用,所以双方都不太担心落单被围殴的情况。

随后双方刚刚会师又分道扬镳,各自按照计划朝着各自的目标而去,魏术心里有气,直言郑幡就是个猪头!这么简单的常识都看不出来,如何能担任一军统帅!

郑幡能是猪头吗?燕国最近疆域扩张如此之快,证明燕军的战斗力并不弱,燕王能让郑幡挂帅,自然有他独到之处。

郑幡知道魏术所言不虚,不攻打下叶峰关,对于后勤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但是叶峰关乃是雄关险隘,有那么容易攻打下来吗?

所以郑幡故意扮成猪头,目的就是让齐军却攻陷叶峰关,降低燕军的损失,可谓是相当的聪慧,一点也不猪头。毕竟能担任一军之统帅,率领调度几十万大军,哪有这么多猪头,全都是面带猪像,心头嘹亮的狠人。

这还没有正式的交战,燕齐两国就开始心生间隙了,易衡的判断没有任何问题,联军看似人多势众,实际上不堪一击!内部声音太多了,没有一个强力的领头羊,无法发挥出人数的优势,风国获胜的概率本就很大,如今又多了匈奴这个变数,易衡认为风国必胜无疑!

魏术提前与楚国沟通,说明了齐军的计划,希望从楚国借道的同时,由楚国提供攻城器械,魏术对于楚国的攻城车早有耳闻,毕竟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互相多有攻伐。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