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兵其实也不好受,毕竟人数较少,激战一天后,屯兵损伤非常严重,已经减员达到了半数,毕竟是40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怕是顷刻之间,也能形成‘湖泊’,更何况还有器械的助力,能坚持到现在,全靠心中的热血。
屯田区是外圆内方的结构,并且呈现井字形,现在仅存的2万余人挤在了最后一块区域内,布置好防御策略后,开始做好转移的准备,此时郑幡还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情况。
今日攻打可谓相当的惨烈,屯兵损失2万余人,燕军更是达到了5万之数!作为8倍的优势方,显然郑幡有些无法接受这个战损比,毕竟损坏的器械也是非常的多,给之后攻打城池埋下了隐患。
深夜时分屯田区再次出现了喧哗,屯兵悍然发动了袭击,当然是雷声大雨点小,惊起燕军一大片。
郑幡远在十里之外也被吵醒,还以为屯兵发动了突围,结果得知的汇报乃是屯兵发动了佯攻,眼看无法突围之后,再次退回了战壕之内。
此时最后的第三道防线内,屯兵陆续进入到了塔楼之中,剩余人则是转入到了地道之中。
这波佯攻一是让燕军无法好好的休息,二是掩盖转移的动静,属于一举两得之事。
屯兵按照原定计划应当是转移才对,但是现在却改变了策略,准备死扛到底。
长丰郡现在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屯兵认为在转移防守城池意义不大,并且还容易被发现,还不如背水一战,博得更大的杀伤,根本不想浪费时间转移。
燕军并非第一次与风军作战,但是没想到小小的屯兵也难以攻克,在黎明时分,燕军再次发动了进攻,随后就被连弩劝退,郑幡现在也看出来了,硬顶着连弩推进伤亡太大,还不如消耗一波箭矢,然后在发动进攻。
燕军现在对于定点连弩非常头疼,这个小小的玩意沿着洞口射击没有反制的手段,往往几台连弩,就能压制数千人的推进,当然连弩也有缺点,一座塔楼十几台连弩,消耗箭矢的速度非常快,这种毫无保留的射击,压根撑不住多久就会消耗完箭矢。
燕军反正借助掩体、战壕和器械、盾牌徐徐推进,力求减少伤亡,不追求推进的速度,慢慢地挪动,缓缓地靠近最后的防线。
此时中心区域的屯兵岌岌可危,燕军已经要完全包围了区域,燕军也在喊出了劝降的话语,意在塔楼内的屯兵投降,结果迎接他们的全是箭矢,屯兵用行动表明了决心。
最终燕军利用攻城车强行锤烂了塔楼,暴露在外的屯兵瞬间被射成了刺猬,燕军弓弩手早就憋着一口恶气无处发泄,没有掩体之后,顿时万箭齐发,根本没有留屯兵的性命。
塔楼被推倒之后,最后房屋内的屯兵难逃一死,但是依然给予燕军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屯兵最后时刻引燃了房屋下方的火油,熊熊大火瞬间直冲面门,燕军完全没有机会躲避就被火焰包裹,凄惨的叫声出现,其中夹杂着大风歌。
燕军胆寒不已,直言风军都是些疯子!明明投降就能活命,非得引火自焚,临死前都要拉走一群燕军垫背。
吃一堑长一智,燕军直接攻城锤砸烂外墙,随后长矛捅刺,最后弓箭齐射,力求万无一失,都被屯兵搞怕了!
整个屯田区已经完全沦陷,只剩下最后不到千人的屯兵,残存的屯兵依然没有投降,还在不断地对燕军造成杀伤,战斗力之强,看得燕军瞠目结舌,完全搞不懂为何风军如此刚烈!毕竟风燕两国没有什么血海深仇,双方上次交战乃是数百年之间的第一次交集,远远谈不上深仇大恨,可是当燕军入侵之时,风军恨不得生吞了他们。
郑幡刚刚想要松了口气,还没有来得及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外围的军士出响了敌袭的哨声。
郑幡有些纳闷,这又是那股风军?此时不去城池坚守,跑来偷袭干什么。
屯兵通过暗道出现在了外围,趁着燕军大举进攻之时,集结2万军士,集中打击燕军的一座营寨,目标直取辎重粮草之处,想要干什么显而易见,就是要烧毁燕军的粮草辎重,延缓燕军进攻的脚步,让长丰郡获得难得的喘息机会。
郑幡外围留守了大概10万人,就是害怕被敌袭,结果防不胜防,屯兵如同天降一般,莫名其妙出现在营寨外围不到1里之处,发动进攻之时,哨兵的示警声太晚了,都让屯兵冲到了大门之处。
哨兵只来得及吹响敌袭的哨声,甚至连一波箭矢都来不及击发,大门已经被砍破,屯兵鱼贯而入。
不能怪郑幡大意,存粮之处位于营寨的中央处,外围有着连绵不断的营寨作为防御据点,正常来讲如果外围都被攻破的话,存粮的营寨必然会被攻破,所以大门没有经过太强的加固,甚至为了方便运输,有一处大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屯兵出现得太诡异,郑幡有些不明白,要知道数量多达上万人,怎么能逃过外围骑兵的巡视以及各种明岗暗哨,潜入到如此近的位置。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