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现在的阵型乃是比较常见的防守阵型,步战前顶,弓弩居中,两翼安排刀斧手和骑兵,主帅率领一部分长矛手巨厚。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前军顶住压力,两翼的刀斧手和骑兵掩护好弓弩手,可以让弓弩手尽情地输出,当然如果己方的骑兵能够撕碎敌方的阵型,中军的弓弩手就能向两翼扩散,加大箭矢的杀伤力。
当然如果己方阵型被冲破,譬如前军和两翼被撕开口子,为了保护弓弩手,后军的长矛手可以前顶,护住弓弩手担当最后的防线。
阵型没有太大的问题,风军也经常这样,并且风军非常喜欢弓弩手紧贴前军,随时前军向两翼冲靠,流出一条射击通道,依靠超强的射速,打出连弩的巨大优势,扫清一条道路,随后前军在合拢保护弓弩手。
风军这套阵型过于激进,一旦前军被冲破,后军连补位的机会都没有,弓弩手就会被敌人撕碎。
一般情况下,诸侯国都是采取弓弩手中置后置,很少有前置的情况,在特殊的场景下,弓弩手可以放在两翼处。
其实阵型怎么安排都没有大错,哪怕弓弩手前提到最前方,也不是不可以,主要分什么情况,面对的什么敌人。
凌俊认为不会那么容易溃败,赵军好歹也有30万人,风军哪有能力一口气吃掉赵军。
褚良就给凌俊上了一课,让他知晓了风骑的可怕,只见风军令旗不断摇晃,鼓声急促了起来。
听到命令之后,善去开始了分兵,转换雁行阵后,左右不断拉扯弩箭,步战此时也在分兵变阵,鱼鳞阵完美无缺的形成,速度之快,让凌俊差点叫出声!
大军的阵型转换非常麻烦和繁琐,并且有些时候一些简单的动作,譬如前军变后军,都会引起踩踏事件,更不要提复杂的阵型转换了,风军像是喝水一般的写意和简单,弹指之间,就完成了转换,骑兵尚且可以理解,步战还能如此迅速,着实让人吃惊。
鱼鳞阵的思想核心就是中央突破,其实人数较多之后,就算想要突破也很困难,补位的军士实在是太多了,杀都杀不完,双方比拼的完全就是意志力,特别是在大草原上,短兵相接更是如此。
正常来讲凌俊应该分兵,毕竟赵军乃是铁器,风军有装备铁质武器,但没有完全装备,大多数都是青铜器,赵军可以利用器械的优势,形成犄角攻势,甚至可以冒进一点,直接围拢困杀,如果褚良率领的乃是赵军的话,肯定会选择这种方式。
但是凌俊只敢分兵,不敢这么激进,犄角攻势并不好使用,否则长蛇阵就不会一直被雪藏,甚至将领谈蛇色变,长蛇阵有着巨大的好处,也有着巨大的弊端,将领都能明白其中的关键点,实战之中表现差强人意,而且容易造成首尾不兼顾的弊端,直接被切成几段,分而击破。
除非有着风军这般的素养和意志,当今诸侯国恐怕只有廉琒敢使用一字长蛇阵,其他将领根本不敢使用。
凌俊的分兵主要就是为了阻拦风骑,含铁的长矛非常吓人,竖立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赵国弓弩手则是居后,拉弓举弩瞄准了风骑,随着一声令下,顿时万箭齐发。
风骑不退反进,这个距离再谈迂回就是愚蠢的行为,唯有一鼓作气势如虎,冲到敌军阵前才有一线生机。
风骑自然是损失惨重,姑且不说弓弩的强劲,长矛手天生就是骑兵的克星,但是冲进阵型之后,弓弩手面对的就是屠杀。
善去的马匹都被射死,没办法善去过于耀眼,身形巨大不说,一身重甲更是吸睛,自然被集火针对。
只见善去一个翻滚卸去力度,随后使出滚地刀,顿时溅起一片血花,善去面对几十倍的长矛手毫无惧色,此时风骑已经到位,配合着善去,瞬间绞杀了上百名长矛手。
善去随意找了一匹无主的马匹,继续发动了冲锋,丝毫不在意盔甲渗出的血迹。
凌俊连忙招呼着后军补位,一定要拦住突进的风骑,没有想到己方的前军也顶不住压力,被褚良杀的节节败退,瞬间就空出一片地带。
风军的弓弩手非常激进,直接是跟在风骑的身后,周围只有少量的刀斧手掩护,效果自然是非常的惊人,根本不需要精确瞄准,抬手就能击发箭矢。
这种打法凌俊从来没有见过,哪有让弓弩手跟着冲锋的道理,目前赵军又不是溃军!只有在剿匪和袭杀溃军之时,才会使用如何冒进的阵型。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