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战国风云 > 439 君当奋进,而非固守

439 君当奋进,而非固守

“都给我住口!”文琼大声训斥道:“莫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以及身处的场所,怎么能当着君上的面,上演泼妇骂街的场景!谁在不收敛的话,莫要怪本相无情,叫来侍卫拖出去一顿仗击和掌嘴。”

文琼的这番话语总算让喧哗无比的大殿安静了下来,毕竟文琼乃是相国,百官之首,而且言之有理,他们这样在大殿之中大吵大闹,实在是有失礼仪。

易衡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他这个人比较随意,所以对于大臣一些失礼之处并不想过多的追究,一切皆是为了让大臣们能够没有压力地说出谏言。

但是易衡现在换了个思路,不能允许廷臣还跟之前一样,在他面前大呼小叫,还敢撸起袖子要干架的状态,那是万万不能允许。

易衡冷眼说道:“来人,拖出去仗击20!”

“喏!”禁军抱拳称是,直接拖走了刚才争吵的大臣,真就是毫不留情地仗击了起来,惨叫声直接传入大殿之中,群臣皆是没有想到易衡如今的火气如此大,违反了礼制,真就要动用刑罚。

“寡人平时不追究,你们都忘记了吗?”易衡勃然大怒,说道:“这里是庙堂!不是让你们对骂的场合!此次略施惩戒,谁要是敢再犯,别给寡人当官了,回去好好地研读礼制,再来上朝!”

文武百官皆是不敢说话,易衡摸了摸胡须,说道:“于成念你年事已高,的确不太适合继续担任光禄勋的职位,允许于岩接替你,成为新任光禄勋。”

于成只能硬着头皮叩谢,于岩则是暗自喜悦,不论怎么说光禄勋还是留在了于家。

易衡又看向了赵耀,问道:“赵耀你也年纪不大,真愿意现在就退下去吗?”

赵耀有些不明所以,心想这不是您的主意吗?怎么变成了我主动退位让贤,还要征询我的意见?

赵耀小声地问道:“大王的意思是说,此次轮换之事,乃是出自自愿?”

易衡面色不悦,说道:“自然是这样!于成都要80了!是时候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你才40岁正值壮年,寡人听说家里有些事情要处理,这才想要辞去太仆之职,多陪陪老母亲,难道不是这样吗?”

赵耀一脸惊讶,心想这是那个王八蛋造的谣!什么叫做家里有事,需要他回家照顾老母亲,这简直就是胡扯!

赵耀连忙说道:“大王,臣家里没有事,臣母的身体也没有任何问题。”

易衡哦了一声,说道:“那就是寡人又听到了谣言,既然这样的话,你就继续担任太仆之职吧。”

赵耀自然不愿意辞去太仆的职位,开什么玩笑,这可是金山!谁家愿意辞去啊,真是家里有矿啊。

易衡这句话让于成脸色大变,合着易衡是被谣言欺骗了,根本没有罢免他们两人的想法,这下可就亏大了!哪怕于岩是他的侄儿不假,但是于成也不愿意,辞去光禄勋的职务。

奈何两人已经叩谢,所谓木已成舟,此时想要反悔的话,于成也害怕易衡的雷霆之怒,所幸结果不算太差,于成勉强接受了结果。

最为失落的当然是费嘉,这到手的九卿就这样飞走了?合着白送了这么多金银珠宝,昨日赵耀跟他的谈话,可没有这种场景。

要不是有着前车之鉴,大殿早就炸开锅了,碍于易衡的威严,众人皆是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准备退朝之后,再来慢慢算账!

随着无事退朝的声音出现,文武百官开始施礼告退,大家的眼睛中都冒着火光,根本无法掩饰住,易衡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本来易衡不想搞所谓的权谋之术,奈何世家名门越来越过分,逼迫着易衡也开始玩起了权谋之术,此次的导火索源自一个不大不小,半真半假的谣言。

首先于成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已经七十多岁,于情于理也该退下去了,其次易衡采取的乃是察举制,由你们世家自己推举,然后没有任何反驳的意思,就按照推举的人选进行任命,这总不能怪到他的头上吧,有什么矛盾,私下解决,总之不能怪他做得不对。

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达,世家名门之间虚假的情分本来就不牢靠,如今遭遇此次事件,已经走向了无法挽回的破裂局面,这也是易衡想要看见的一幕,有些世家必然会倒向王室,获得易衡的支持,而有些世家则会想方设法地报复。

易衡早就对嬴影做出了指示,小打小闹无所谓,他能够容忍,但是绝对不能出现大打出手的情况,以此危害到社稷的话,就要全部拿下,丢进天牢之中。

有了嬴影之后,名门世家的内斗很容易被捕捉,一旦出现不好的势头,嬴影就会开始抓捕,遏制住这股歪风邪气。

一切都跟易衡想象的一样,一旦出现巨大的利益分歧之时,名门世家不可能铁板一块,摒弃前嫌,抱团取暖,肯定会互相撕扯起来,二桃杀三士的计谋虽然老套了一点,但是效果依然非常好。

易衡对于嬴影还是非常地信任,嬴影的能力也没得说,有着他来盯着世家名门,那么事态就不会太过于恶化,对于国家的损伤也不会太大。

壮士断腕的魄力易衡一直都有,关键之处在于如何止血,而不是光断腕不止血,那完全就是莽夫行为,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该做出的事情。

名门世家的事情暂且放下,易衡发布了重要的诏令,要求各郡各县必须要储备1年以上的口粮,以此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1年的粮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想要保证全国的供给,可谓非常艰难,光是现有的仓库就要修建3倍以上,以此来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

粮食储备还算是一个‘小事’,毕竟只要不发生战争,不要遭遇天灾,1年的口粮,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就能实现,真正的大事还是属于财政支出和收入的不平衡。

其中的原因易衡心知肚明,一是官吏的俸禄大幅度增长,也就是推行高薪养廉的政策,用养廉金杜绝贪墨行为,二是爵位的增多,特别是低级爵位,哪怕是最低级的公士,也需要分发土地和宅院,人数增多之后,这也是很大一笔开销,加上之前易衡做出的决定,导致低级爵位的岁钱爆炸增长,造成了财政负担较大。

除此之外,天工坊的投入,以及超量制作的武器装备、器械、楼船等,也加剧了财政的消耗。

当然修建官道、运河、县城等也是巨大的支出,易衡还要压抑宝钞的发行量,利用税收来销毁一部分宝钞,更是让财政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河畔上的花船,以及风都的烟花巷柳,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其税收已经逐渐从占比半成不到,增长到了一成的数量,这无疑是可怕的税收,超出了易衡的想象。

易衡一度怀疑这个数目的正确性,再三询问之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易衡久久无法恢复平静,一成的税收从这种地方出现,不知为何易衡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悲哀。

高兴之处在于税收的数目巨大,对于目前的财政来讲,自然是值得高兴和庆贺的一件事情。

悲哀之处在于一个烟花场所,居然每年消费了如此多的钱财,可想而知卿大夫、士大夫们有多么的玩物丧志,难怪之前的风国孱弱不堪,有这样一群人,如何能强盛起来。

名门时间开始互相攻击了起来,除了体现在嘴巴上,各自在自己的职位上,也开始发挥出各自的小技巧,言官的奏折根本没有断过,各种检举的信息全部呈现在易衡的桌前。

通过嬴影的筛查和验证,有些情况属实,与奏折上的一模一样,有些则是没有确切的证据,只能说是有嫌疑,但是没有一件事情乃是干干净净,毫无根据的风言风语。

这才侧面证明了世家没几个干净,特别是太仆赵耀收到的检举特别多,攻击的点,主要集中在中饱私囊上,指出赵耀的俸禄和岁钱虽高,但是不足以支撑赵耀的儿子们,天天在河畔上的花船里一掷千金,醉生梦死。

律法只是规律了,有官职之人不能在此消费,并没有说有爵位之人以及官宦子弟不能消费,所以世家很清楚,可以从消费上下手,以此来证明太仆赵耀的收入并不干净。

易衡示意嬴影继续调查,如果有确切的证据,那么就抓捕赵耀,同样其他人也是如此,只要掌握到铁证,那么就抓捕,不用在向他单独汇报。

现在风国倒向王室的名门世家越来越多,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易衡是风君,自然是倾向于易衡有好果子吃,除了几个冥顽不化,仗着所谓底蕴的大家族,如今谁不想跟易衡搭上线。

易衡为此也提拔了不少人,除了有安抚之意,还是有着考验的意图,毕竟风国上上下下那么多职务,必须要有人来担任,世家名门的基础要比寒门和农户高许多,所以成材率本来就要大得多,实际上纨绔子弟的确不少,但是严于律己的名门子弟更多,所谓的纨绔子弟大多数不受家族重视的庶子或者年纪较小的嫡子,真正的嫡长子,大多数都很努力和勤奋,易衡也不愿意因为个别名门世家,就抹杀所有的青年才俊。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