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郭淮中子龙计策后败逃,子龙则趁势令着飞羽营精兵,夺了魏营,得马一千余匹,军资无数。
郭淮率逃军北上,直至汉军不再追赶,方才下令择地扎营歇息,计点损失,左右回报本部军士损失一万余人,衣甲、器械、粮草等军资无数。
郭淮捶胸叹道:“今逢大败,险些命丧此地也!”
左右副将劝慰道:“将军请勿伤悲,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敌兵势大,东海势必将颓,已不可容身。将军不如将徐州战况回报司马太尉后径归琅琊,免为敌人所乘。”
“只是......”
郭淮见副将支支吾吾不敢直言,当即说道:“有话直说无妨。”
副将道:“那打伤将军之人及其所率轻骑,不像夏侯玄所部。且方才追击我方数十里之军,其为首之将似为汉将邓艾。可我等随将军赶赴徐州之前,属下曾在泰山郡亲眼见过邓艾。莫非是夏侯玄联汉叛出大魏?”
郭淮回想起先前被追杀的一幕,恍然大悟道:“是也。夏侯玄必是联汉而叛,否则以其屈指可数之带兵履历,怎可能于东海战场如此势如破竹!”
思及至此,郭淮急挥笔亲书,将此等消息遣流星马飞报至青州,报与司马懿知晓。
随后郭淮便领着残部,退出东海,回屯琅琊。
当下邓艾所遣探马将郭淮所部动向回报,邓艾闻言大喜,回见子龙道:“郭淮已退,东海守军无能为矣!”
子龙笑道:“汝可速回兰陵,夺取其周遭县城,将东海东部各县收复后,南下彭城去与李翼会合,随后便收拢大军来一路往西收复东海诸郡。”
邓艾当即领命而去,留下三千兵马交付子龙驱使。
子龙当即一面将部下军队分作两路,令两名飞羽营头领为副将领头,两路皆由一千五百名飞羽营精兵与一千五百名普通军士组成,从沭水岸向即丘、开阳等琅琊郡诸县进发;一面令李翼派兵来镇守郯城,临走时还令将士与郯城城楼立起魏旗,于营地立起夏侯玄大旗,以瞒夏侯玄所遣细作耳目。
却说东吴陆逊引兵沿长江顺流而下,与己方援军相会。
引东吴水师来援之人正是朱桓之子朱异。
陆逊下令设宴为其接风洗尘,于酒席与朱异说起派兵援汉平叛细节。
两人正议间,忽有军报自徐州而来,称夏侯玄叛魏正攻打徐州各郡,除广陵外无一幸免。
陆逊听罢长叹,谓朱异道:“此前子龙要我攻广陵,声称无需担忧北部魏兵援军,其自有办法拦阻。想必夏侯玄叛魏,便是子龙于暗自所推波助澜。”
朱异听罢,道:“吾父曾与子龙交手,后与我留下忠言,称若于战场遭遇子龙,除非兵力数倍于他,否则只能避其锋芒,反之必死。”
陆逊叹道:“子龙不死,汉室不灭,我东吴永无出头之日。”
朱异悄声问道:“此人能杀否?”
陆逊摇头,一口否决:“莫要想此等不着实际之事,只要子龙不愿,世间无人能近其身。当今之急,便是使大汉确认我东吴并无反心,若非如此,待司马懿势力被灭,东吴也难存于世!”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