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才相会,司马懿忽闻阵后鼓角齐鸣,喊声大震,回首望之,只见一彪军从西南上杀来,乃关兴也。
司马懿懿分后军挡之,再复催军向前厮杀。
忽然侧面魏兵大乱,原是姜维引一彪军悄然杀来,如此一来,魏军便被蜀兵三路夹攻。
司马懿见状大惊,慌忙急令退军。
只见蜀兵一齐杀到,合围魏军,司马懿引三军往南死命冲击,方才突出重围。
魏兵此战十伤六七,蜀兵大胜。
司马懿只得退于渭滨南岸下寨,坚守不出。
却说孔明收得胜之兵,回到寨中时,见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
有随军之人告称苟安好酒、于路怠慢,违限已达十日。
孔明闻言大怒:“吾军中专以粮为大事,只误了三日便该处斩!汝今竟误了足有十日,有何理说?”遂喝令推出斩之。
长史杨仪忙道:“苟安乃李严用人,军中钱粮多出于西川,若杀此人,恐后无人敢送粮也。”
孔明闻言怒火稍退,便令武士去其缚,杖八十放之。
苟安逃得死罪,竟心中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径奔魏寨投降。
司马懿唤入,苟安拜告前事。
司马懿道:“孔明多谋,汝言难信。若汝能为我干一件大功,吾便奏准天子,保汝为上将。”
苟安大喜道:“将军请言,某当效力。”
司马懿思得一计,遂道:“汝可回蜀中散布谣言,言说孔明、魏延有怨上之意,早晚欲代汉自立称帝,使蜀主召回孔明、魏延,若此计得成,孔明班师回蜀,即是汝之功矣。”
苟安允诺,径回成都,到处散布流言,说孔明、魏延自倚大功,早晚必将于汉中自立称帝,谋朝篡位。
宦官闻知大惊,即入内上奏,细言前事。
时逢章武帝身体不适,令太子刘禅摄政,太子闻言大惊:“似此如之奈何?
宦官道:“可诏丞相、魏延还于成都,削其兵权,免生叛逆。”
太子犹豫不决,宦官却以诡言催促其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
蒋琬出班奏曰:“丞相自出师以来,累建大功,何故宣回?”
太子却道:“父皇有机密要事,必须与丞相面议。”即遣使赍诏星夜宣孔明回。
使者径到蜀军大寨,孔明接入。
受诏已毕,孔明仰天叹道:“太子年幼,必有佞臣在侧祸乱!吾正欲建功,何故返回?我如不回,乃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恐再难得此机会也。”
姜维问道:“若我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该当如何?”
孔明则道:“今吾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须按吾计:假如营内一千兵,便教人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如此每日退军,添灶而行。”
杨仪不解问道:“昔孙膑擒庞滑,乃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为何反其道而行之?”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