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陆逊亲自于广陵镇守,遣朱桓、胡综领一万兵马来射阳探明汉军实况,并令二将寻机夺下射阳城。不料汉大将军早已领六万大军南下,大军秘密驻扎于射阳城后数十里,朱桓、胡综误以为陈泰孤立暂时无援,欲绕后袭城之时,却被子龙生擒活捉,吴军大败而退。
此时已有吴败军骑兵逃回广陵,将朱桓、胡综两位将军被子龙俘虏的消息报与陆逊知晓。
陆逊得讯后大惊,只得遣贺齐再领两万陆军兵马去援高邮,其则自引三万水军沿邗沟一路往北下寨,欲阻汉军谋取广陵。
吴军一领命动身,便有细作奔来射阳,报与子龙、陈泰知晓。
子龙谓陈泰道:“陆逊此人智谋可比肩丞相,其现屯兵于险要,所率吴兵水军犀利且沿江泛湖,广陵易守难攻。我欲领五万大军北上,沿淮水西入九江郡,援张翼夺取寿春,南下合淝,随后我可领大军东进,届时汝亦可引兵南下,助我直取广陵。汝可调兵布防,以虚饰实,瞒骗吴军耳目。”
陈泰领命,令一万五千陆兵于射阳周遭下寨驻防,令一万水军沿邗沟下寨,以坚守之势,与陆逊水师、陆师对峙。
子龙则引大军北上,调用昔日曹军兵船,改换大汉旗帜,沿淮水西入。
过盱台之时,军中忽有一小将出班进言,磕磕绊绊道:“大将军令陈将军坚守射阳,按兵不动,是为良策。但陆逊却已知大将军领大军正于射阳,若我军忽然坚守不动,陆逊必以为疑。小将不才,愿请兵一千,自盱台一路南下,直奔广陵,营造奔袭广陵之状,陆逊必惊而分兵退守广陵,如此一来,可打消陆逊心头之疑,亦可缓解陈将军受吴军逼近之急。”
子龙耐心听罢,不禁另眼相看此人,笑问道:“此策意为良策也。汝是何人?似非我旧军中人。”
那小将跪拜,口吃道:“在下邓艾,本为荆州人士,昔日曹操攻取荆州北境之时,曾强令土人北迁,在下与族人亦在其中,至汝南作屯田民。此前仕曹魏,只为稻田守丛吏草一职。后仰慕将军神勇,亦向往军旅,故而投入将军麾下。”
子龙道:“能出此良策,可见汝对军事、兵法亦有所领悟。既如此,吾便与你两千兵马,供汝随意调配,若汝幸而归还,吾便升汝为吾副将,日后共议大事。”
邓艾拜谢而去。
子龙亲送邓艾远去,谓左右道:“我观此人虽言语不利,却有大才,日后必为我大汉栋梁。”
话罢,子龙再令大军西进,至钟离上岸,留两万大军屯于此地,其则引剩余三万大军南下至阴陵旧址下寨,逼近寿春。
此时,忽有一汉军兵卒自南面而来,送邓艾亲笔书信与子龙。
子龙览信,邓艾于信中道:“东吴据长江天险而守,绝非短时强攻能取,需作长久之策。昔日我随长官南下,见淮南土地肥沃,却因水少,不足以尽地利。但淮南上有淮水,可解此忧。昔日曹操为定黄巾之乱,为此于许都屯兵开田、积蓄粮草以制四方。今西、北二隅已定,仅余东吴顽抗于江南。我大汉欲取江南,则事在淮南。我军分兵,自淮南南下、荆州东进,每当大军征举,运粮之兵便占去总兵力一半之多,劳役繁重、功费巨亿。故而待大将军攻下淮南后,可令开河渠,引水灌溉沃土,如此可大积军粮,又可通运漕之道,作长久之策。”
子龙览信毕,不禁大喜道:“邓艾此人,必为国家栋梁也!”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