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子龙便上马与张三径往东南十里外所谓龙兴龙首之地而去。
将至目的地,子龙便已感受到此地与众不同之处。
在子龙视野之内,能感受一股生机盎然之气自地面之下徐徐而出,滋养万物。
子龙大喜,暗道:“果真是龙兴之地!我大汉若于此地定都,定可使大汉人才济济、民康物阜!”
此行目的已达,当务之急,便是尽快前往兖州,助孔明丞相平叛。
“仲达,汝既不甘居于人下,便休怪某无情无义!”
思及至此,子龙谓张三道:“此间事已了,汝可自行归去。”
张三听罢,却道:“某已告别老父,愿随将军赴兖州平叛,愿效犬马之劳!”
子龙叹道:“既如此,汝便随我同去。你我二人先往荆州,调荆州人马去往豫州。司马懿既已叛出大汉,其必已去信至江南劝孙权同叛,今虽未得报称孙权已叛,但人心难测,不可不防。”
话罢,子龙便与张三纵马,直奔荆州。
却说司马懿尊魏王曹芳为魏帝,以曹魏为旗号聚旧部兵马二十万,割据青、徐二州,今与汉丞相孔明领兵相拒于兖州泰山郡济水、大野泽两岸。孔明下寨定陶,司马懿屯于都昌。
却说司马懿正在都昌屯驻,日理万机,近来却时常感觉心惊胆战、坐卧不宁,接连数日不消反涨,一时得病,只得令长子司马师自大野泽来此督军,其自退居后方养身。
司马师接到其父军令,便拨大野泽一半水师接防都昌。
不料司马师水师一有动向,便早有细作探明,将消息飞报定陶汉寨。
孔明闻报,当即唤众将士升帐,商议出兵事宜,乘机占取大野泽,夺取钜野。
孔明会合文武众官,道:“前日有细作报称司马懿得病退居山阳,今又据探报称司马师调大野泽一半水师移入都昌,大野泽如今空虚,我欲令水师前往,占水寨、取钜野,以壮汉军雄威,诸君以为何如?”
姜维出班道:“某愿率水师前往!”
张南、冯习等水师将领当即出班附和。
费祎出班道:“司马师既已至都昌,领大野泽剩余水师之人必乃司马懿二子、司马师之弟司马昭也。此人与其兄司马师皆有雄韬大略,不可小觑。某愿为姜将军分忧,与之同去。”
孔明见大汉虽失帝王,但文武依旧同心,平叛必然稳操胜算,心中大喜,当即下令,拨姜维、费祎水师三万、步军一万五千人,水陆连携共进。
姜维、费祎顿首受命。
孔明聚众将共议进兵方略,道:“此去钜野道路,共有三条。一由梁山越水先夺寿张,可攻钜野之北;一由城阳之东入大野泽,达泽畔登岸,可攻钜野之西;三便是水师自定陶沿济水而下,可攻钜野之南。吾可令魏延引兵过岸佯攻都昌,伐钜野三路,谁人敢当重任?”
张南、冯习齐声愿往。
姜维亦道:“某可引兵担一路重任!”
孔明即令费祎、张南取第一路,姜维取第二路,冯习取第三路,又令魏延领船五十艘并水师五千人为前部先锋,早半日起兵,佯攻都昌。
魏延领命,先行去讫。
时值济水水涨,大野泽浪涛汹涌,西北风大作,姜维领各战舰满挂风帆,疾行如矢,不过一个时辰,哨船来报,前面已离司马昭水寨不远。
姜维领船自为先锋,乘风直奔魏寨,远远便望见大野泽东岸岸边,约有战船百余号驻守。
姜维早得探报,已知此处魏寨守将,正是司马懿之子司马昭。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