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于建业王宫召见隐蕃,并召集在都文武皆来上朝。
隐蕃得此消息,并不畏惧,坦然上殿。
隐蕃见孙权坐于高位之上,下旁另有一席,上坐一青年,便是太子孙登。
只是这孙登面如枯槁,似已重病许久。
“下臣隐蕃叩见吴皇陛下。”
隐蕃上前跪地而拜,不起。
孙权闻言,大笑数声。
须知孙权先前降于大汉,做了大汉吴王,早已被削去帝冕。
作为王侯,安能被称呼“陛下”?
隐蕃故意如此称呼,便是为了捧高孙权,讨其欢心,以表忠心之意。
孙权道:“隐先生请起。”
隐蕃闻此言,叩头再三,方才站起。
他环视殿上之人,左右躬身行礼。
孙权见其彬彬有礼,不露惧色,问道:“隐先生来历孤已知晓,无需多言。孤且为你,来东吴所为何事?”
隐蕃高声道:“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下臣来此,自然是为弃暗投明!”
孙权道:“汝有何才能,敢自称良臣?据孤所知,汝于汉军中不过一杂号将军麾下参军耳。”
隐蕃道:“陛下有所不知,那霍弋之所以能担将一职,单独领兵,乃是昔日子龙将军所提拔。子龙将军对待提拔之人,皆会亲自为其挑选麾下大小将校头领,诸头领皆为有才有功之人,某亦然也。”
孙权问道:“汝有何才能?”
隐蕃反问道:“陛下以为,今天下大势如何?如今司马懿反叛,挟魏王以令昔日曹魏诸臣诸将,叛出大汉,自立门户,坐拥青、徐二州。而陛下有东吴诸多文武贤臣辅佐,坐拥扬、交二州,却屈居于吴王之位。陛下以为,司马懿能胜否?若东吴与司马懿联合,能胜大汉否?”
孙权思索一番,道:“纵使玄德已死,子龙失踪,大汉仍有孔明、姜维、蒋琬、费祎等人扶持,司马懿独难胜也。但孤若与之连携,胜负一事,难下定论。”
隐蕃道:“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势浩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昔日陛下降于大汉,乃因大汉势大,故而顺势而为,是大善之举,可韬光养晦,可藏锋敛锷。司马懿先降后叛,以为大汉失帝、失子龙则为失势,实则不然,大汉武有子龙座下亲传名徒姜维可担大任,文有蒋琬、费祎等人可为孔明担忧,大汉北联鲜卑、西和诸羌、南平众蛮,三方皆定。司马懿行此逆天之举,负隅顽抗耳。若陛下与之联合,或可助其挣扎一时,可如今司马懿已至花甲之年,又有几年可活?其子司马师、司马昭虽有才能,但不过两小儿也,若失其父,以何德何能可服曹魏旧臣?那孔明曾得子龙将军相救,续命十年有余,今不过一半,仍有七八余年可活,且后继有人,暂无需忧后,一往无前。司马懿如何能与大汉相抗?”
“故陛下以东吴连携曹魏之举,是为逆天而行也。汉丞相孔明之兄乃吴大将军诸葛瑾、汉尚书令蒋琬表弟乃吴太常潘濬等等,可见大汉与东吴臣子之间关系之密切,东吴与大汉可谓兄弟之国,若东吴不叛,大汉必宽待于吴。”
孙权反问道:“先生之言,是叫我东吴世代屈居人下么?”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